返回

穆桂英别传·同人续

关灯
护眼
穆桂英别传·同人续(10)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最新网址:ltxsba.me

力乘虚叩关。至于穆柯寨方向……施行坚壁清野之策,将邻近寨子的军民尽数撤坚城之内。既然西夏如此‘好意’地替我们去扫清那个朝廷多年想动而碍于颜面分又不好动手的‘隐患’,倒不如……”他嘴角勾起一丝冰冷的弧度,“顺水推舟,隔岸观火。让那如狼似虎的西夏军,去替朝廷‘试探’一下穆柯寨的忠诚与实力。若穆柯寨万众一心浴血奋战,挫败强敌,那自然是忠于朝廷、勇于担当的铁证。陛下不妨再予以褒奖安抚以安其心,朝廷威信无损,更可得一强援固守西陲。若……他们不敌溃败,或被西夏所灭,或选择从了西夏……”他冷哼一声,话中寒意砭骨,“那不过是证明了其早有异心或实力不济,朝廷亦省去了一个心腹之患,更借此昭告天下有异心者,不念朝廷体统、行割据之实者,便是如此下场。此乃一举数得、以静制动的上上之策。望陛下……明断乾坤。”

“庞

藉。尔……尔敢妄揣忠良,信雌黄!”八贤王须发怒张,手中金锏直指太师,声若雷霆,“穆元帅为国血战之时,尔等尚不知在何处安享太平。杨家满门忠骨埋在疆场。此等污蔑构陷,岂是士大夫所为?分明是坐视忠良被戮,行那亲痛仇快之事。更欲借此打压异己,其心可诛!陛下,万万不可听此祸国之言!”

“王爷。”庞藉不卑不亢,针锋相对,“此非老臣一己私见,而是为社稷安危计,为万千军士命计,为朝廷纲纪计!岂能将我大宋锐,置于一个名节存疑、立场难明的戴罪之身手中?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岂能如此轻率?至于杨家过往忠烈与否……功过自有后世评说。然今之事,关乎当前之国策。容不得半分私。王爷怕是才心切,恐为所蔽,反中敌寇计。陛下圣明烛照,当知其中轻重。”

殿中双方唇枪舌剑,势同水火。仁宗皇帝赵祯高踞龙椅,眉紧蹙,脸色白一阵红一阵。一面是皇叔据理力争,慷慨激昂,以国威民心为说辞;一面是国之重臣老谋算,字字不离社稷安危、朝廷利益,处处点中他内心最的疑惧与忌讳。他欲反驳庞藉,又觉得其所言似乎稳妥;欲支持赵德芳,又怕真如庞藉所料酿成巨患。尤其那“穆桂英心怀怨怼”与“穆柯寨形同割据”的利刃,一次次准无误、不疾不徐地切割着他那本就犹豫不决的心弦。

满朝文武鸦雀无声,目光俱都聚焦在御座之上,连呼吸都屏住了一半,唯恐错过圣心丝毫的偏移。朝堂内外的空气,仿佛凝固成一块巨大沉重的冰坨子,压得喘不过气。这一的朝会,便在剑拔弩张又诡谲难言的死局中勉强落幕,未能议决。

是夜。九重宫阙处,椒房别院。

月光透过轻绡宫纱,映在描金剔红的妆台上,也映着庞贵妃一张心养护、艳若桃李的脸庞。宫苑内的奇花异吐纳幽香。她一身浅碧色薄绸寝衣,那丰满到足以令金吾侧目的傲然胸将前襟绷显出一道惊心动魄、浑不似间能有的饱满曲线,顶端两抹壑在幽暗烛光下若隐若现。窄软的腰肢束以轻柔丝绦,纤韧欲折。寝衣下并无重裙,其下身段的丰盈廓毫无遮掩,尤其从后腰至玉的曲线,宛如心塑成的白腻山峰,宽厚而腴美,沉甸甸地坠出两团令神驰的绝世峰峦。莲步轻移间,微微颤晃,那惊心动魄、充满原始生命韵致的丰腴颤意,便是最严苛的礼法官在此,也难免多看一眼那亵越宫规的美好弧度。

她捧着一只玲珑嵌玉的鎏金汤碗,步履轻盈地行至御榻之前。汤盏里盛着温热的冰糖

雪蛤莲子羹,蒸腾的热气带着甜香,缭绕在她雕玉琢的颈侧耳垂。榻上的仁宗刚从繁冗的朝议中脱身,此刻正斜倚着金线蟒纹的引枕,揉着发胀的额角,眉心紧锁。

“官家……”庞贵妃声音甜腻得如同浸了花露,轻轻坐上榻沿。那惊随着她落座的姿态,沉甸甸地陷软褥之中,又因那柔韧十足的弹,微微向四周延展出饱满丰盈的光晕,寝衣紧贴处,弧线勾魂摄魄。她将玉碗送至仁宗嘴边,纤纤玉指拿起调羹,姿态优雅又体贴。“白朝堂议事实在惊心动魄,伤了神思。快用些羹汤定定神。”

仁宗就着她的手啜了一,温热甜润的汤汁滑喉咙,稍缓烦忧。他叹息一声:“妃啊,这穆柯寨之事……朝上纷议汹汹,实在是难以决断。”

庞贵妃放下羹碗,抬起柔若无骨的皓腕,用温软的指尖轻轻揉按仁宗的太阳,动作娴熟。她微微倾身,饱满的胸几乎蹭到仁宗的臂膀,温热的馨香包裹着帝王。“妾身一介流,不敢妄议前朝政事,”声音放得极轻极柔,如同枕边呢喃,带着些许委屈又识大体的娇态,“只是……只是看着官家忧心如焚,妾身这心里也七上八下……想到那八贤王……”

她巧妙停顿,似是无意提起,美目中却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锋芒。

“他今在朝堂之上,手持太祖金锏,言辞激烈……似乎有些过于……咄咄了。”她叹了气,指压动作未停,眼神带上几许迷惘与忧惧,“那金锏之威……唉,妾身每每想起便心惊跳。太宗皇帝传下它,自然是赋予宗庙社稷之重托。可……可王爷身负太祖血脉,又掌如此神器……这些年每每遇事则直言强谏……对官家的圣裁,也……也时有争持……”

她小心翼翼地看了仁宗一眼,见他并未动怒,反而眉蹙得更,才接着用那气若游丝、仿佛只诉与榻上郎听般的声音,低低道:

“妾身有时……夜静想起那金匮盟约前事……便止不住地害怕……”她身体微微颤抖了一下,仿佛陷噩梦,那双会说话的眸子里盈满了惊悸的泪光,“官家您是太宗皇帝嫡传的龙子,承的是天授的正大统序。可……可太祖当年亦是传位于弟才留下那金匮之盟……每每思及于此……”她声音哽咽,更显楚楚可怜,“妾身只是忧心官家。忧心这大宋的万里江山。若事事都由八贤王执了金锏说了算……那圣上……这天下究竟系于谁?”

这番话如同淬毒的冰针,轻柔却无比准地刺了仁宗心底最的角落。那丝早已盘踞多年的、难以启齿的、基于金

匮之盟影的忌惮与恐惧,瞬间被无限放大。太祖之死、兄终弟及的历史、八叔手中的金锏……这一系列联想组合成的恐惧,远远超过了此刻边境穆柯寨的得失,更沉地压在了赵祯的心。他下意识地握紧了拳,一寒意从脊椎骨升起。

“够了。”仁宗猛地低喝一声,挥开庞贵妃的手,脸上云密布。他并非喝斥妃,而是那骤然发的对自身权威的强烈恐慌与不安。庞贵妃这看似关切、不着痕迹的“忧虑”,恰如一瓢滚油泼在了本就暗火丛生的薪堆之上。

庞贵妃立刻噤声,盈盈起身,跪俯在榻前,云鬓微,体态显得更加楚楚可怜,玲珑曲线在跪姿中愈发抖落惊心动魄的饱满与委屈:“陛下息怒。是臣妾多嘴了。臣妾之见,胡言语不识大体……”她叩首,额几乎触地,肩背微微颤抖。那惊心动魄的腰线条在伏低的姿态中构成一弯极其夸张的、蕴含了巨大绵软弹力的硕美弧线,带着无声的娇弱哀求之意。

仁宗看着跪地的尤物,心的火怒与那丝被触及敏感地带的惊悸纠缠着,最终化为一声不耐烦又意蕴不明的冷斥:“后宫切勿政。这等话,休要再提。”

“妾身知罪。”庞贵妃如蒙大赦,又惊又喜地抬起,泪光莹莹中带着无限的信服仰慕,“官家……妾身知道错了……”她膝行一步,柔若无骨地倚在榻边,重新将那碗温热的羹汤端起,乖顺地奉上。只是方才那番诛心之言,已如毒蛇噬髓般,牢牢印在了仁宗心最敏感的所在。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