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家请我当皇帝

关灯
护眼
第596节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最新网址:ltxsba.me

原来如今义军之中赵光远、李友、李际遇、李辅臣、罗尚文五营已经渡河完毕,只有马进忠和左勷两营马还在渡河。『地址发布页邮箱: ltxsba @ gmail.com 』

所以除了洪承畴现在带领的五营一万五千以外,还有李信、拓养坤和王定三营马各自驻守要地。

就在这小小的怀庆府之地,义军已经汇集了两万四千兵马,正是杨嗣昌、朱大典部兵力两倍。

那洪承畴自幼熟读兵书,又颇有天赋。

自从他第一次领兵以来,素来得心应手。

除了先前洛阳大战败于张顺之手以外,并未遭遇太大挫折,故而多少有几分心高气傲。

如今自家兵力倍于敌军,胃也不由大了许多。

“着左勷、马进忠两营马明渡河完毕以后,且前往温县与左帅回合;然后请左帅李信率领三营马北上,于二月一怀庆府与修武之间,断其归路,老夫要彻底吃下这明军主力!”

而就在洪承畴大军发现明军主力的同时,明军的斥候自然也发现了义军的动向。

“报,发现贼主力自孟县逶迤十余里,正一路向怀庆府敢来!”早有斥候也向杨嗣昌、朱大典汇报道。

“看来这一次是拿不下这怀庆府城了!”兵部尚书兼右督师杨嗣昌望着不远处摇摇欲坠的城池,不由遗憾道。

明军猛攻了两,眼看这府城就要陷落了,不知为何,终究就是差那么一气儿。

漕运总督朱大典也不由无奈地问道:“那咱们……”

“时间拖的太久了,士卒疲惫,走倒有些不好走了!”杨嗣昌地看了怀庆府一眼,最终下定决心道。

“让李重镇阻挡对方前锋,让大军暂且往清化镇退去!”

“不走?”朱大典皱了皱眉道,有几分不安道。

“不走,也走不了了!”杨嗣昌无奈道。

“既然贼大军已近,若是遭其突袭,那后果你是知道的!”

自古以来,兵利进,不利退。

阵前退兵乃第一凶险之事,一个不小心就是全军溃败的下场。

如今明军虽然称不上阵前退兵,其实也相差无几。

双方仅仅相距十余里,不等明军变阵退出,恐怕义军骑兵就呼啸而来,将他们的队形扰的一团糟。

“好,那咱们就会一会这个‘贼酋’,看看他究竟有何等本事!”朱大典也是知兵之,如何不知杨嗣昌道顾虑?

只是两怎么也想不到,他们的对手不是大名鼎鼎的“顺贼”,也不是搅动天下的悍匪,而是大明降臣洪承畴。

依着他们的心思,看如今章法布局,显然没有“顺贼”那种轻疾变化的风格,想来定是哪里的无名之辈罢了。

杨嗣昌、朱大典自度熟读兵略,又多年从事军务,自认可以和来掰一掰腕子,故而走不得就脆不走了,准备和对方拼个你死我活。更多小说 LTXSDZ.COM

其实这一次杨嗣昌和朱大典却是想错了。受制于大明留给义军的稀烂的马场,义军虽然几经扩军,不少营马还是以纯步兵为主。

这一次,南路军中除了王定的榆林营以外,实际上并无第二支整建制的骑兵营。

为此,洪承畴只好从各营借调了一些骑兵,勉强组建了一支千余的骑兵,暂时委托年轻气盛的李辅臣带领。

如今的李辅臣虽然颇多功劳,实际上才十五六岁大孩子,众多骑兵颇为不服。

李辅臣哪里知道他们其实不是不服自己,而是不服这个空降过来的大明降臣洪承畴。

只是众又不敢违逆了张顺的军令,便变着法给他“上眼药”。

“不服?都不服是吧!”“马鹞子”李辅臣好赌,不由冷笑道。

“哪个若是能胜过我手中的长枪,我就把这先锋之位让给他坐一坐!”

“若是连我这半大小子都胜不得,就乖乖的给我做孙子,叫你啥你啥!”

“直娘贼,怕你就是孙子!”早有按捺不住,翻身上马就要挑战李辅臣。

李辅臣自取了一根枪杆,翻身上马只一合便将那戳下马来,众顿时不由为之哗然。

随后李辅臣又连胜三,这才压服众,整顿了兵马一路向怀庆府敢来。

眼看着已经望见了怀庆府城,忽的斜刺里杀出一队骑兵,阻拦在众面前。

李辅臣抬一看,只见来者明刀明甲,约莫有千五百,皆是明军锐。

他不由上前笑道:“好狗不挡道,哪里来的癞皮狗在此撒野!”

“好个贼子,敢和爷爷较量较量吗!”李重镇闻言不由大怒,不由上前挑战道。

本来他麾下有三千辽东铁骑,结果先前河南和义军一战,麾下骑兵损失过半,堪称第一耻辱之事。

如今他见一个“娃娃”不知天高地厚,便不由上前激他一激,定要斩了此“贼”,以挫其锐气。

“求之不得!”李辅臣闻言嘿嘿一笑,从得胜勾上取下长枪,斜指着李重镇笑道。

“好大个,若是输了,可不要哭鼻子哟!”

第177章 不识地利

为将而不通天文,不识地理,不知奇门,不晓阳,不看阵图,不明兵势,是庸才也——武侯诸葛亮!

右督师杨嗣昌和漕运总督朱大典都是饱读兵略之,当初读到《三国志》中曹魏名将于禁大营为水所淹没,难免忍不住嘲笑一番。

只是今到自家,这才发现自个恐怕也得划分到“庸才”的行列。

你道为何?

原来这怀庆府城东北正是沁水流经之处,其中从泽州蜿蜒而来的丹河又在怀庆府东北与之汇,以至于沁水河水波涛汹涌,不可轻涉。

先前义军在府城之中只有王定榆林营一营马,那杨嗣昌、朱大典并未意识到地形的危险,便渡过沁水去围攻府城。

只是如今义军主力突至,本来打算和义军决战的杨嗣昌、朱大典等等探查完地形以后,才发现万余明军落了个进又进不得,退又退不得的下场,实在是左右为难。

“如今我们有两个选择:一则东进,咱们退往清化镇再作打算;二则北上,咱们依托太行山坚守。”漕运总督朱大典不由建言道。

“北上不成,乃死路也!”杨嗣昌闻言不由摇了摇苦笑道。

“延之有所不知,我在清化镇驻守这几,早探得贼派遣一营马占据了天井关。”

“可笑我当初还嘲笑贼不知兵,分兵四向,乃兵家大忌,如今看来却是对方棋高一着,我倒是贻笑大方了!”

“咱俩大意啦!”朱大典闻言也不由自嘲的摇了摇

“那贼主帅真是好胆略,先下一手闲子,然后断了咱俩的念想。如果实在不成,那也只能往武陟县去了!”

沁水河流呈西北、东南走向,从怀庆府府城东北角穿过以后,折而向东,一路往东南方向的武陟流去。

如果明军在义军威胁下,实在无法渡河,沿着河岸往东南退去也不失一个办法。

“这样!”杨嗣昌沉吟了片刻,决定暂时不再考虑接战之事,反而提议道。

“你先率众渡河,我率领部分士卒断后。一旦事不可为,我便率领溃兵逃往武陟,而你则退往清化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