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二去,那些起早贪黑的武僧们却不乐意了,多有抱怨。
再加上李际遇又多次向寺庙示好,多次处罚了和僧起冲突的下属,这才让僧
安了心,武僧也逐渐懈怠了起来。
第130章 血洗少林(下)
过了些时候,正是礼佛的子。寺里的僧
个个都“斋沐焚诵”,也即是斋戒、沐浴、焚香和诵经。
李际遇见众僧果然无备,便亲自带领士卒五百
,裹甲持刃突
经堂。
这些僧哪有防备?他们个个裹了袈裟,持了木鱼,如何抵挡?
顿时被李际遇率众上前一刀搦死一个。有用手抵挡的,便一刀把胳膊卸了下来;有试图转身逃跑的,被一刀砍翻在地,刀
枪戳死当场;有个别胆大的拿起手中的木鱼掷向义军,却只是砸的义军身上的铁甲花花作响,半点痛感也无。
少林寺除了寺里以外,另外尚有二十五座堂门别院,分别唤作东西南北四院和诸堂院、庵院和禅院。
李际遇率先攻的是少林寺南院永化堂。少林永化堂建于明朝万历二十年,其开山祖师是明朝钦依祖庭少林寺传曹
正宗第二十六代住持大和尚、
通禅武医学的无言正道禅师。
永化堂位于少室山的少溪河南岸,与少溪河北岸的祖庭少林寺常住院,隔河相望,故而俗称少林南院。
永化堂以“禅、武、医”三绝出名,素来有“天下功夫出少林,少林功在永化堂”之称。
其门下少林武僧和少林俗家弟子多次奉诏出征,参加抗击东南沿海倭寇侵、讨伐东北建州
真叛
、围剿中原腹地流寇贼匪等战争,为国捐躯者不计其数。
所以,仅以威胁程度而言,少林寺南院永化堂的武僧对义军李际遇威胁最大。
好死不死,那少林寺南院正好靠近位于御寨山上的义军营地,李际遇借机发难,一举杀了南院经堂。
经堂之内不是没有经历战争的武僧,奈何双手难敌四拳、空手难当兵刃。哪怕是少林功夫,也罕有空手白刃之法。
经堂之中被李际遇等杀的血流成河,尸横枕藉,残余的百几十个武僧持了经堂里的蒲团、禅杖、灯柱等物据守在佛像之下。
其中为首的老和尚不由厉声喝道:“李际遇!你这贼,就是这样礼佛敬佛的吗?”
李际遇闻言哈哈大笑,笑了半晌把眼泪都笑了出来,这才说道:“佛曰: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我等杀尽你们这帮欺男霸之辈,正合应了佛祖教诲!”
“到时候,你们下了地狱,我自然进西方极乐世界,成就一番功果!”
“呸!”众僧不由怒骂道,“杀
放火的强盗,也敢欺心称佛?你就不怕天打五雷轰吗?”
“不怕!”出乎众僧的意料,李际遇斩钉截铁的回答道,“尚若苍天有眼,也合该先打你们这帮欺世盗名的假和尚,如何就
到了我李际遇?”
“既然你们没有什么好说的,那乖乖的早点上路,老子还要赶到其他堂院屠魔卫道!”
众僧无法,只好低声念了一句“阿弥陀佛”,持着随手可拿之物冲了上来。
李际遇一声令下,刀砍下,
枪戳起,不多时,只剩余一个老和尚盘坐在佛像下面低声念叨着往生咒!
李际遇上前一刀劈下,涌的鲜血溅到了佛像之上,染的那老和尚背后的佛面一片鲜红,滴答滴答的顺着佛面的下
,滴落在佛像相捻的食指与拇指之上。
这经堂的佛像结的是说法印,据说是佛菩萨讲经时所结之印。僧将其立于讲堂之上,希望能够时时聆听佛、菩萨说法之意。
只可惜这佛法虽好,难渡无缘之!
等到李际遇等义军杀尽南院僧,便浑身浴血的渡过少溪河,直扑少林寺常住院。
这少林寺常住院即是少林寺本院,这时候已经通过逃回了的武僧,得到李际遇杀将进来的消息。
他们连忙一边把寺庙门关死了,一边仓皇的召集麾下武僧和俗家弟子“护卫佛法”。
只是哪里来得及?李际遇带赶到常住院以后,见大门紧锁,便命士卒寻了南院的梁木来撞。
撞了七八下,只听见“咔嚓”一声清脆的响声,便撞断了少林寺大门的门闩。
下一刻寺门打开,冲出来一帮手持棍、铁锹、长枪的武僧出来。李际遇丝毫不惊,只把背上长弓取下来,大弓重箭一箭
去。
寺中僧皆着单薄僧衣,如何抵挡得住?竟被李际遇一箭
穿了前面一
,又钉在其后一
身上。
众士卒一见李际遇勇武若此,不由士气大振。李际遇也连忙弃了长弓,手持大斧不管不顾砍杀上去。
众甲士皆一拥而上冲了上去,木打不动,铁锹砸不疼,长枪刺不
。
不等众武僧收回手段,顿时刀枪加身,身作两段。甚至有些僧被李际遇大斧砍下,整个躯体都变形了。
不多时,众杀散了僧
,活捉了寺里主持。老主持不由厉声喝道:“李际遇,我们少林寺与你何怨何愁,以致于如此也!”
李际遇心中痛快,便笑道:“贵多忘事,少林寺结怨太多,怕不是早忘了!”
“当初你寺里的僧扰及我妻子,致使我儿子小产。虽然如今我夫妻恩
,却至今无子,此其一也!”
“后来你寺里僧又诬告我谋反,致使我只能弃了家产聚众为盗。少林寺又甘做朝廷鹰犬走狗,多番骚扰引导官兵,此其二也!”
“我如今坐拥兵强将,暂住御寨山,你寺里僧
有多番骚扰与我,居然敢上门捋虎须,怕不知也有今
?此其三也!”
“以上三者皆为私仇,倒也罢了。只是你少林寺自称吃斋念佛之地,其实却鱼百姓,
妻
,更胜地主恶霸一筹。我李际遇若不能替天行道,又有何面目立于世间也!”
少林寺主持闻罢,不由长叹道:“当初我约束他们弃恶从善,没有一个不埋怨的,当知有今也!”遂抱刀枪而死。
少林寺方丈既死,少林僧或散或降,不一而足。李际遇也不忌讳,降者皆纳之。
遂后,又裹挟这些僧众杀向其余堂门,只把少林寺二十五堂门杀个净净,方才罢休。
这时候,李际遇也累了,刀也卷了,枪也秃了,斧
也钝了。这才有几分后悔道:“我这番杀戮是不是过了?主公素来仁义,若是知我如此,是否会怪罪与我?”
lt;dv style=quot;text-lgn:center;quot;gt;
lt;scrptgt;red_x();lt;/scrptgt;【回家的路:WwW.ltxsFB.com 收藏不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