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雪林换了件衣服,把丸子装到搪瓷碗里,就拉着顾城去认
了。
先是自家隔壁,开门的是个二十七八岁的嫂子。陈雪林开介绍自己,对方也热
回应。
“我叫何英,我家男叫原应福。你们叫我何大姐、英姐、原嫂子都行。”
原嫂子声音很大,看起来就是爽朗格。
她邀请两进屋坐坐,陈雪林却婉拒:“嫂子,我们还得去其他家认门呢,咱们改天再聊行不行?”
“行,那有啥不行!”何英摆摆手,拿着搪瓷碗进屋,把丸子倒进自家锅里,又给陈雪林抓了半碗花生米:“礼尚往来,小陈你可别推辞。”
陈雪林欣然接纳,笑着跟何英告别。
结果被拉住:“你去楼下的时候可长点心,那家老婆婆
占小便宜。”
陈雪林笑着点点:“多谢嫂子提醒!”
之后回家装丸,然后上楼认识新邻居。
楼上40是一对中年夫妻,四十来岁,都在糖厂上班,有一儿一,都在念高中。
402是一对青年夫妻,男在糖厂上班,
在邮局。儿子今年三岁,在老家跟着爷爷生活。
认识了四楼邻居,陈雪林和顾城去了二楼。
20就如何英说的那样,是一大家子。公公婆婆儿子儿媳,外加三个孙辈。
陈雪林刚到门,就听见了吵吵嚷嚷的声音。敲开门,透过缝隙,更是看见屋里
糟糟的。
这家的儿媳还算讲理,接过丸子热
道谢。就是老婆婆过来瞅了一眼,嫌弃地说:“就这么点,打发叫花子呢?”
陈雪林呼一
气,告诉自己别生气。顾城伸手把
往身后一挡,语气冷漠地说:“嫌少可以不要。”
老婆婆一愣,眼疾手快地把东西收进厨房。要不是顾城虎视眈眈,她都不想还搪瓷碗。
这家的儿媳名叫任漫,连连弯腰给两
道歉。可显然,她在这个家里没什么地位,丈夫公公冷眼相待,也没发话。
三个儿子更是吵翻了天,手都不洗就捏着丸子吃了起来。还你推我搡的,计较多少。
陈雪林的色更加疏离,跟对方打了声招呼就离开了。
她原本想着,给楼里都送
丸子了,单单留下一家不好。毕竟
不患寡而患不均。
可真的接触了才发现,这家,太让
疼。
还好她和顾城不是糖厂的,今后不需要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