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回年代:小甜包她撕了炮灰剧本

关灯
护眼
重回年代:小甜包她撕了炮灰剧本 第223节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最新网址:ltxsba.me

对方年纪也就四十来岁,叫嫂子最合适。『地址发布页邮箱: ltxsba @ gmail.com 』

谭淑惠给两端了海鲜粥。说粥有些夸张,因为里面没多少米。

可海鲜是实打实的啊,一个搪瓷碗,里面全是虾和扇贝。

陈雪林心想,这要是在后世,一顿饭就能吃掉她一天工资。

可现在,海鲜不值钱啊。物流不通,打捞上来的鱼虾也就能在附近卖卖。

陈雪林剥了个虾,里面的虾又白又。吸了个贝壳,贝壳里面的软q弹微甜。

啊,好好吃。这就是大海的味道!

陈雪林吃得开心,都没注意到谭淑惠在给田得贵打眼色。

“老田啊,我这两天给家做什么饭?”主要是对方给东西了,规格低的不合适,高的话他们又负担不起。

别说什么鱼虾贝类都是捕捞的,捕捞不得花力?而且孩子上学、穿衣吃饭,哪样不要钱。

田得贵想了想,说道:“按过年的标准整。他们是来咱们这边采购的,鲜货货,统一一斤两毛钱。”

谭淑惠惊喜了:“那不是,比渔场给的还多?”

田得贵“嗯”了声,心想让大伙儿多赚点,也能替他分担分担风险。

于是小声跟谭淑惠说:“一会儿你去村里说说,让他们准备好货送过来。跟他们说一定要挑好的,不好的家不要。还有就是注意保密,不然让旁知道了,我怕出事。”

“诶,好嘞,我这就去。”谭淑惠拍拍袖,觉得她大展雌威的时候到了。

她脚步特别轻快,因为甭说别的,就她家囤的那些货,都能卖好几十块。

谭淑惠的工作进展得很顺利,得到消息的,都兴高采烈地准备去了。

回来时,谭淑惠眼珠子一转,觉得不能让自己娘家吃亏。脚步一转,便朝隔壁村子走去。

和她同样想法的不少,大伙儿都觉得,只要叮嘱娘家别传出去,这事就是秘密。

可是,被第三个知道了的秘密还能是秘密?谭淑惠还没回村,这事就闹得满城皆知了。

其他几个渔村的村长找了过来,抓住田得贵就问:“真有两毛一斤收购?”

“你听谁说的?”

“村里都传遍了!”

田得贵双眼瞪大:“......”说,究竟是哪个败家老娘们儿?他不都叮嘱保密了嘛!

可他还不能发火儿,因为大家都老伙计了,还能睁眼说瞎话?

于是扭去看顾城,只见顾城点点:“是的,我代表单位来收高品质海产鲜货和货。『地址发布邮箱 ltxsba @ gmail.com』”

几位村长立马露出狼光:“那个,小同志啊,我们村子里海鲜可多了,去我们那收好不好?”

田得贵一听这话急了:“诶,你这不地道啊。家小顾明明说要在我们村收购的。”

“你们村的东西没我们村的好,去我们那!”

“我我我,我们村里好些渔船呢,等傍晚,他们就回来了,有好些海鱼呢。”

“小伙子,走,跟叔回家。叔家里海鲜特别多,给你整两桌海鲜宴。”

顾城哭笑不得,对大家说:“单位需求比较大,只要品质好,我都要。”

几位村长更激动了,拽着顾城的胳膊问:“能要多少?我们村囤货可多了,你带够钱了吗?”

顾城盘算了下,空间里大概还有一万四千块,应该够。

可他不敢托大,便说:“货一个村两千斤,只要品质好的。鲜货有多少要多少。”

“我天,你这要的量还真大!什么单位啊,这么能吃!”

当然,这话也就叨叨一下。至于是哪个单位过来采购的,他们不在乎。

这年赚钱不容易,只要银货两讫就成。

敲定易方式,几位村长就离开了。他们得回去安排,尽量多拉些货过来。

虽然顾城说了只要两千斤,可万一呢,万一拉了五千斤过来家也要,那他们不就赚啦?

就算不要也没关系,大不了再背回去。

还有鲜鱼,有多少要多少。他们得让村里休的小年轻们,趁着太阳不大赶紧出海。

送走,顾城松了气。田得贵不安地问:“小顾啊,你们单位真能吃下那么多鱼?”

第334章 钱管够

顾城轻笑:“嗯,我这次带够钱了。”

刚才那是附近四个村子的村长,加上清州,就是五家。

每家两千斤货,总共一万斤。一斤两毛钱,一万斤就是两千。他有,钱管够!

至于鲜货,两天时间能捕捞多少,一万斤?不太可能吧!就算有也不怕,他有,钱管够!

没错,就是这么任,谁让这边海鱼便宜。

“那行,我帮你张罗。”事闹得有点大,田得贵得去村里跟其他部商量商量。

顾城没阻止,跟谭淑惠打了声招呼,就和陈雪林出去溜达了。

沐浴在阳光下,被微风吹发。

赶海的孩子们已经回去了,此时的沙滩上,只有一些“修长城”的。

气温上升,海水没有夜里那般寒凉。陈雪林穿了双拖鞋,趿拉着脚,在海水里缓慢前行。

真是太好玩儿了,跟回到三岁一般。陈雪林咯咯笑着,还想拉顾城一起。

可顾城这,大概是绷紧了,迟迟进不了状态。陈雪林也不勉强,自顾自地玩儿起了水。

时间一点点过,太阳开始发威,炙烤着这片沙滩。

陈雪林感觉皮肤火辣辣的,不敢再待,拉着顾城就往回走。

结果两刚到田得贵家,就被大伙儿围住了。

村民们你一言我一语,中心思想就是:“你真以两毛一斤的高价买我们的鱼?”

顾城赶忙保证:“只要东西没问题,我就要。咱们当场结清货款,大伙儿没有任何风险。”

村民们心想:“成吧,只要不是骗子就行。”

“那你等等哈,我们这就把东西拿过来。”

顾城点点,问田得贵家里有没有秤。得知村委有,就把易地点定到了那边。

一行走到村委,发现这里已经有等着了。

他们手里拎着编织袋,离老远,就能闻到浓浓的海腥味。

田得贵把一大张防水布铺到空地上,让先称重,后把东西倒到防水布上,检查品质。

只有品质过关的,才会被记到纸上,意味着易成功。

而发霉的,腐烂的,直接打回去,取消这家的易资格。

因为这个规定,都没敢耍小心眼儿了。

陈雪林见这边用不上她,就跟顾城说了一声,去了大越野那里。

因为这边村民用的容器各式各样,有篮子、有背篓、有编织袋,甚至还有拿搪瓷盆装的。

这些容器肯定不在易范围内,之后怎么运走,还得他们自己提供用具。

空间里有纸箱还有编织袋,与这个年代契合的,显然是后者。

陈雪林借着大越野遮挡,足足拿出两百个编织袋。都是新的,直接惊呆了众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