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将军的读书郎

关灯
护眼
第463节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最新网址:ltxsba.me

“防弊窦,正文风”。

说白了就是从考生的试卷以至考试的各个环节,都在磨勘的范围之内。

如果考生的试卷有文体不正,字句可疑,全篇抄袭,朱、墨卷不符,策文所答非所问等况,即行斥革。

如有不尊传注,不避庙讳、御名、至圣讳、誊写用行书、书,文中引用史实和书名,抬不合规定,或论及本朝臣子品学问等况,则罚停殿试一科至三科。

主考官、同考官等也将因节的轻重,受到罚俸、革职等处分。

可以说,科举的每一道关卡,每一个功名,都不是那么容易得到的,甚至会试之后,殿试的时候,都有被戳落的可能。

因会试磨勘,针对的都是已取中的贡士,可以说是全国最优秀的读书了,不过因一些往往连累考官,以往的磨勘官员大都秉持宽宏的原则,尽量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不是过分严重的问题,很少有真的斥革罚科的,大家都是读书,知道你读书的不容易,十年寒窗无问,一朝成名天下知。

磨勘会卷主要两个环节,先阅朱卷,再校对朱卷与墨卷是否相同。

朱卷是考试结束后,由誊录所誊录的学生试卷,之后的阅卷阅的都是朱卷,原卷也就是墨卷,会送到外收掌封存起来。

原因是怕有作弊,认识笔记,所以誊录是必须的,而且需要糊名,看不到名字,又是一样的馆阁体,能基本上做到公平公正了。

在此期间,谁也不知道自己考没考上,能排第几。

听的王珺一个两个大:“早知道会试这么麻烦,我就不让他们考了。”

“考上是好事儿,起码能帮你。”温润知道,两个弟弟要是不考试也没什么,如果是在江南老家,举的身份肯定够用了,可是在京城,不行啊,起码是个进士出身,才能压得住

不过多数都会趁机举办个文会啊,联系一下感,认识认识青年才俊什么的,倒是可以参加一下。

“您可饶了我们吧,哥夫啊,我们只想在家养几。”王瑾一听说什么文会就疼的样子:“考过了就等着发成绩吧,文会什么的就不去了,我们就在家养着。”

其实每次考试就跟拔了一层皮似的,难受的很,出门文会之类的也不是他们去的聚会。

“那就不出门,在家养着,我让给你们做炒海参吃!

ьeЬe。

”温润也觉得弟弟们辛苦了,学生们都面有菜色,这几好好的养一下吧。

于是,这文会也没去参加。

倒是平时教导过她们的一些名雅士,来看过他们,知道温润在这里,要给孩子们养一养,也纷纷送来了东西,参啊,灵芝之类的没少给。

有几个紧张的举子,睡眠不好,温润就让他们吃灵芝安。

因为已经是四月份了,温润用辣椒籽儿,细了一些辣椒苗,看着长大了不少,就趁着天气好的时候,移栽到了大将军府的后花园,还有他的番茄苗儿。

这几样植物被他细心呵护,让看好,不许糟蹋了。

他还有闲逸致种菜,以及倒腾那些外邦的东西,倒是让赶考别院的举子们松了气。

就是王珺都不那么急躁了:“你要这些东西,到底有什么用啊?”

读书怎么能种地呢?可是看温润的样子,他是真的要种地啊!

“你不懂的,有大用处。”温润擦了把汗:“走,回去休息会儿,对了,两个弟妹是不是要出孝了?这都四月份了。”

“是要出孝了,不过四个是想看看会试结果。”王珺有点犹豫,因为他也没把握说弟弟们一定能考中。

“无所谓了,考中考不中,都得成亲不是?”温润笑着道:“就算没有考中,小登科一次也好。”

会试考中叫大登科;成亲一般都叫小登科。

原因是男生在这个时候,都是穿红色的衣服。

“也是。”王珺想开了,就让着手预备两个弟妹的出孝。

按照这个时代的习俗,一个死后,其子要服孝三年,俗称“服三”,满一周年烧纸祭奠,叫“周年”或“烧周年”,古代称为“小祥”。

第二个周年叫“大祥”,也要去坟地致祭。满三周年烧纸祭奠,死者的亲友毕至,各带供品、纸扎。

三周年过后,死者的子即可脱去孝服,改换平常衣着。

所以三周年又叫“脱服”或“除孝”,古代称为“衤覃”(tn坦)服。

按照传统的说法,丧葬礼仪至此才算正式结束。

第442章 放榜:全中!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