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将军的读书郎

关灯
护眼
第178节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最新网址:ltxsba.me

妹妹在绣花,温润就不打扰了。『地址发布页邮箱: ltxsba @ gmail.com 』

不过从这一天起,温润也觉得,跟以前不一样了,他心里总会想到那个,脑海里会闪过那个的影子。

他只好让自己忙起来。

首先是每天给孩子们上课,讲授各种知识。

其次是抽空去看看建设的进度,还有自家内装修也要抓紧。

过了端午节,这南边儿的天气就热了起来,索各种水果也下来了。

瓜果梨桃的都不缺,温润过夏天也怕热啊,就让用井水灞凉各种吃食,家里不许有剩饭,剩饭就拌在狗食里,不能留在厨房过夜,怕馊了吃坏肚子。

六月中,这雨水就下的勤快了许多。

温润的房子盖好了,就差内装修,倒是不怕雨水耽误工期。

这一是六月十五,外面雨绵绵,温润在竹亭上往外看,突然来了诗画意:“半郭青山如黛色,云渺雾飘眷仙。”

“好诗啊!”一个的声音响起。

温润都没回:“我说悠然兄,你这新婚燕尔的跑来我这里什么?”

“唉,我想在你这里躲一躲。”来竟然是许悠然。

就像是温润去许家,有专门的院落,并且不用禀报就能进门一样,老王家对他也是如此。

这是王珺在他家看到,温润还有个庭院可以住,且长久有居留权的时候,回来吩咐的,他觉得要给温润做面子。

不能许攸来了,咱们区别对待吧?

故而现在许攸来了,也不用通报。

他就直径上了竹亭,下面的将他的行李送到了客房那边。

“躲什么?”温润纳闷了:“说来听听,你不开心的事,让我开心一下?”

“你嫂子有了身子。”许攸娶的媳儿,这才进门今天啊?

“这么快?恭喜了啊!”这是好事儿呀,温润赶紧拱拱手。

“唉,就因为你嫂子有了,我母亲要把她身边的香儿开脸,给我做通房大丫。”许攸十分无奈的道:“而你嫂子想把自己陪嫁的丫鬟给我做通房大丫。”

“这么好?”温润表示羡慕:“齐之福啊!”

“可这不是我想要的齐之福。”许攸一坐了下来:“我只想安心读书,然后去京城会试,不过你嫂子有了身子,我想陪她生产了再去京中,这段时间,就不要什么打扰我了,让我消停消停吧!”

温润明白了,这齐之福什么的,也不是谁都乐意享受的,许攸就不乐意。

第75章 许攸来了

“没办法,我父亲也觉得我该找个暖被窝,还说让我多生几个,生什么呀?嫡长子嫡次子甚至是嫡长,都要是我妻子所出,何况我对色并不看重,我夫也是贤惠的,但我不乐意,我跟她说了,我不要那个什么通房大丫鬟的,让她安心养胎,我来找你,在你家给你的这些孩子们教教书,也享受一下当夫子的乐趣,等到立秋再回去,过个中秋节,然后我家开始秋收了,那个时候就没时间看着我的房子里是不是有什么了。01bz.cc”许攸叹了气:“我其实更想跟你嫂子好好的过子,而不是一堆叽叽喳喳的看着就烦心。”

这就是这个时代的蛋之处了。

可以不在乎出身,但是不行。

明明知道,通房大丫鬟,充其量就是个婢之流,可是有了身孕,生了孩子,这孩子就是个婢生子,连个妾生子都不算,男还好,要是孩子,妥妥的未来堪忧。

且许攸还不够资格纳妾,只能是通房大丫鬟,当不了什么姨娘,也不会被立为小妾。

许攸反对,不无道理。

温润只好安慰他:“那你在我这里住下吧,想看什么书就看什么书,对了,我这里还有谢六公子他们留下的一些珍贵书籍,你也可以随便看。”

许攸不明就里:“不是一样的书籍吗?”

本朝已经是有活字印刷术了,也有雕刻版什么的,甚至是手抄书,并不缺乏书籍。

谁家要是获得了孤本,会大肆印刷,贩卖出去,这不是行商贾事,是一件文雅之事,不会被瞧不起。

“不一样,里有一整套四书五经,是当今翰林大学士批注的。”温润朝他使了个眼色:“你懂的吧?”

“懂了,懂了!”许攸大喜:“我这就给家里去信,让他们别派来骚扰我,我可得好好看看那套四书五经。”

“去吧,去吧!”温润摆了摆手:“晚上想吃啥菜,跟后说一声,没啥燕窝雪蛤的,但是家常菜肯定有。”

“随便吧,我不挑吃的。”许攸快速的下了楼,直奔温润的书房。

陈旭正在里打扫,听了他的来意,特意拿了一个书箱子给他:“老爷早就预备好了,就算您不来,过几他也要去县城一趟,给您送去,说是难得的好东西。”

“嗯嗯!”许攸抱着书箱子,跟抱着宝贝似的,也不让自己的书童拿了,直奔自己的住处。

惹得他的书童莫名其妙:“少爷,你这么喜欢四书五经的吗?咱们家何止一套啊?”

许家估计能有个十套八套的四书五经。

四书五经,是指“四书”与“五经”的合称。

四书之名始于宋朝,而五经之名始于汉武帝。

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春秋》由于文字过于简略,通常分别与解释《春秋》的《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合刊。

宋朝的时候,朱熹分别为这四部书作了注释,其中,《大学》《中庸》的注释称为“章句”,《论语》《孟子》的注释因为引用他的说法较多,所以称为“集注”。

值得注意的是,朱熹所编定的《四书》次序本来是《大学》《论语》《孟子》《中庸》,是按照由浅进修的顺序排列的。

可是到了本朝的时候,后因为《大学》《中庸》的篇幅较短,为了刻写出版的方便,而把《中庸》提到《论语》之前,成了前年通行的《大学》《中庸》《论语》《孟子》顺序。

且由于朱熹注释的《四书》既融会了前的学说,又有他自己的独特见解,切于世用;又由于以程颢、程颐兄弟和朱熹为代表的“程朱理学”地位的益上升,所以,朱熹死后,朝廷便将他所编定注释的《四书》审定为官书,从此盛行起来,到元代延佑年间恢复科举考试,正式把出题范围限制在朱注《四书》之内。明朝的时候,除了回复宋制之外,有一些规矩也沿袭元朝,衍出“八文”考试制度,题目也都是出自朱注的《四书》。

《四书》不仅是儒学经典,还是每个读书的必读书。

而每个对这些内容的理解都不同,故而全看授课的老师、以及个的理解,甚至是某些翰林的注解,最主要的是,翰林大学士的注解,很多时候,就是关系到下一科会试的内容。

温润这么说,是给许攸一个机会。

“你不懂!”许攸回到自己的房间,洗手焚香过后,才拿出来那些书籍:“这些才是无价之宝,以咱们家的脉关系,哪怕是加上少家的也搞不到这些,也就那几位吧。”

许攸没细说,可是他心里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