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皇,您每次找师父,总没好事,上次是去登州打蝗,上上次是去洛阳打摩罗,这次又不知道要去哪里……”
长乐噘着嘴吧,很为自己师父感到委屈。更多小说 LTXSDZ.COM
李世民瞪了她一眼,笑骂道:“好呀,现在翅膀硬了,不仅敢私自逃出宫,还敢和父皇顶嘴了?”
他狠狠敲了一下长乐的脑袋。
“唔……”
长乐吃痛。
李世民不解气,自家小棉袄漏风成这样,必须要教训一番,他伸出手,就要再敲几下。
门突然自动打开了。
李道玄的声音悠悠响起。
“陛下,何必和小徒一般见识,快请进吧。”
李世民摇笑道:“太冲呀,你就宠她吧,都快宠坏了!”
说罢他进房间,房门自动关上。
长乐娇哼一声,喃喃道:“父皇,既然你不仁,可就别怪我不义了,等明天我就去母后那里,告诉她你在宫外微服私访的时候,偷偷逛过青楼……”
第552章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房间中。
李世民笑道:“太冲,朕这个儿,可是快被你宠到天上去了,再这样下去,以后可就嫁不出去喽。”
李道玄微微一笑。
“修道之,婚姻之事随缘便好。”
李世民调侃道:“那可不成,要是像你太冲一样,都快而立了,却还没有成家立业,朕的耳朵,恐怕就要被皇后给唠叨了。”
李道玄的笑容微微一滞。
好家伙,莫名有一种前世被催婚的感觉。
“不聊这些,陛下,可是登州之粮已经运到了?”
李世民也收起了笑容,变得严肃起来。
“不错,如今万事俱备,朕终于能放手一搏了!”
当年隋失其鹿,群雄逐之,他带领军队征战天下,平定刘武周、宋金刚、窦建德等枭雄,受封为天策上将。
可以说,大唐的天下,有一大半都是他打下来的。「请记住邮箱:ltxsba @ Gmail.com 无法打开网站可发任意内容找回最新地址」
然而玄武门之变后,突厥趁虚而,兵临长安,向来战无不胜的李世民,终于品尝到了渭水之盟的屈辱。
那在渭水河畔,李世民望着突厥骑兵离去时
起的烟尘,听着他们嚣张而肆意的喊声,心中便暗暗发誓。
终有一,剑指漠北!
这一天,终于要到了。
“太冲,这是朕亲自撰写的对突厥的宣战诏书,同时也是招贤令,号召天下英才从军报国,你看看,写得如何?”
李道玄接过诏书,仔仔细细看了一遍。
文字慷慨激昂,雄浑激,如江水滔滔,有金石之声。
他注意到诏书的末尾故意留了一片空白,没有加印,心中一转,便猜到了李世民的想法,不禁微微一笑。
“陛下恐怕不仅是想让我看吧。”
李世民哈哈大笑,道:“果然什么都瞒不过太冲,朕确实有个不之请。”
他指着最后的空白部分,道:“我大唐好诗,而太冲之诗才,朕向来钦佩不已,故而想请你写下一首出征之诗,一来鼓舞将士,二来可振奋天下
心!”
那句“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山”,让李世民十分欣赏,还有“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等言,更是让他常常吟诵,澎湃不已。
李道玄心中叹了一声。
看来自己这个文抄公的名是抹不掉了,只是借用了别
的诗,将来再还一份机缘便是。
他正要研磨。
“太冲且凝作诗,朕亲自为你研磨!”
李世民提起衣袖,身为帝王,竟然亲自为李道玄研磨,他毫无芥蒂,反而眼中露出一丝期待。
大唐好诗,他也不例外。
墨香缓缓飘起,李道玄提笔挥毫,写下了一首记忆中的诗篇。
字迹如铁钩银画,纵横之间,好似金戈铁马,有沙场之声。
李世民轻声读着那首诗,眸光激,热血上涌,连叫了三声好!
他小心吹墨迹,像宝贝一样藏好诏书,笑道:“明
,此诏便会传遍天下,而我大唐,也会迎来一场举世瞩目的大战。”
“是龙是蛇,就看这一战了。”
他没有再说话,而是对着李道玄鞠了一躬。
李道玄也对着他作揖行礼。
两的关系十分特别,既有君臣之义,又有朋友之
,甚至后者要远远大于前者。
在李世民的心中,地感激着李道玄。
他虽是皇帝,能给的却无非是王权富贵,这些对太冲而言,并不是多么重要。
但太冲给他的,却是家国天下,盛世大唐。
得此良师益友,实为大幸。
……
次。
一纸诏书宣告天下,掀起了一场无形的风。
长安城,许多挤在告栏旁,争先恐后地伸长脖子,想看一眼诏书。
前面的看得激动不已,热泪盈眶。
“宣战了,陛下……对突厥宣战了!!!”
“原来前段时间,登州的蝗灾还有瘟疫,全都是突厥搞的,那帮畜生,真是千刀万剐都不为过!”
“真的要打仗了?我听说突厥的骑兵天下无敌,咱们能打赢吗?”
“呵呵,我大唐亦有玄甲铁骑,何惧之有?”
“就是,更何况我们还有国师呢!”
……
们议论纷纷,气氛热火朝天。
后面的听得心急,喊着让前面的
诵读一下陛下的诏书。
“别急,我来读一下给大家听。”
一个白衣书生清了清嗓子,开始高声诵读,激澎湃。
“自我大唐开国以来,夷狄八渡山,屡屡犯境,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使我大唐边民,有
而无夫,有子而无母,其罪昭昭,罄南山之竹而无穷,决东海之波亦难尽……”
听到这话,百姓们纷纷点,露出愤恨之色。
他们虽然生在长安,但对这种事也没少听闻,而且当年渭水之盟时,长安城许多
的家底都被突厥
给搬空了。
白衣书生语锋一转。
“国师曾言,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山,然朕以为,寇可往,我大唐铁骑亦可往之!”
“朕欲挥师百万,踏碎山,振天威以
世,驱夷狄于黄沙,拯生民于涂炭,复汉家之威仪!”
白衣书生声音一顿,而后眼中露出一丝快意,声音铿锵有力。
“累累血仇,非灭国而不止,赳赳大唐,踏王庭方复还。此战之后,我大唐之,不称臣,不纳贡,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此诏亦宣于万国,复告四海之邦,犯我大唐者,虽远必诛。”
“勿谓言之不预,且看今夷狄。”
白衣书生读得热血激,恨不能立刻投军报国。
百姓们也被这诏书中的气魄和自信所感染,那气回肠的文字,经过白衣书生充满感
的诵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