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唐]武皇第一女官

关灯
护眼
第557节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最新网址:ltxsba.me

在京中为官,必然会留辛幼萍在姜府暂住。直到辛幼萍考过上阳宫学校,就可以校寄宿了。

当然,祖父也替她考虑了意外况:比如她上京的时候,大司徒正好随圣驾西巡长安,亦或是旁的缘故并不在洛阳,那就——辛幼萍看着信上的地址和称谓。

祖父让她去寻同样已经致仕的宰相,当年的中书令,如今的太原郡公王公。

辛幼萍记得这位王相,祖父致仕前还带她去拜见过。

祖父信中写道从他还是侍郎,王公也不是宰相,只是司农寺官员时就常坐在户部不走,这几十年不知道给他添了多少麻烦。那么,代故照顾一下晚辈也是应当的。

当然,辛相如此代孙,更主要的原因是:旁的故(譬如时不时想去边境溜达的裴教导处主任、公务繁忙库狄相、李相、狄相等)都可能因各种朝事不在洛阳,但辛相知道王玉不会。

他好容易致仕,必然窝在府中侍弄花,过他的仙子。

而多年同僚好友彼此了解,辛相临去前很放心:大司徒不必说,而托付给王玉的事儿,也都从来有可托底。

他不必再担心孙上京后的事儿。

**

,辛幼萍呆呆站在姜府门

她不是没想过大司徒可能会不在京中,但她真没想过,姜府门会挂着明显的白幡等物。

这场景她太熟悉了,分明是家中有丧仪才会如此。

辛幼萍知道大司徒已然年过七旬,但,但她可是位极臣的大司徒与尚书左仆啊,她若故去,洛阳城内不会无声无息,一切如常。

那还有谁能令姜府门挂灵幡?

是……

姜府中有穿着素服的卫走出,证实了辛幼萍的猜想。

果然是前太常寺卿崔朝一月前故去,大司徒此时并不在京中,而是送灵归于长安——崔正卿以旨陪葬先帝乾陵。

且辛幼萍是之后才知道,圣皇帝此时也西巡长安不在京中。

此时她只是有些怔怔站在门

倒是留守姜府的卫,显然极有经验,她也不因辛幼萍是年轻娘而怠慢,只问她要不要留下名帖,等大司徒回洛阳再递上。

而见到辛幼萍取出的是‘红牌’,留守卫都惊了一下——

还好她毫无怠慢且留心多问了一句。府上会发的朱木牌可不多,必是重要之事。

于是她按照大司徒之前留下的话,并没有让辛幼萍离开,而是带着她进皇城东宫请见皇储。

辛幼萍有些忐忑。

她想过京后的许多形,见大司徒怎么问好行礼,见王相又该说什么。

可,真没想过会直接东宫见皇储。

*

监国的皇储亦穿素淡常服,色中有着难掩的沉郁之色。

然殿下虽心绪不佳,待她却很和气。

而见东宫属臣收下那一箱钱币后,辛幼萍一路上悬着的心,终于有些落下了。

就在她告退时,就听皇储问起她京后的居所,得知辛相的安排后,沉吟片刻道:“不如你留在东宫吧。”

这些年儿常去拜访王相(吃点心),曜初自知王相府中倒有的是房舍,但并无与辛幼萍年纪相仿的孩为伴。

曜初问过辛幼萍的年纪,也只比阿鲤大三岁。

既如此,倒是留在东宫为好,一来东宫中官与孩子都多,也便于一同读书;二来……两个孩子都算是失了祖父的,也可彼此有个慰藉。

曜初瞧得出:阿鲤在自己跟前一直表现的很懂事坚强,想来是怕惹她伤心。毕竟她还要监国,有诸多朝政庶务需要料理。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