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唐]武皇第一女官

关灯
护眼
第347节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最新网址:ltxsba.me

自官至民无不抱怨连天。

但这几年形不一样了。

他被贬到洪州来,召集能工巧匠建了座新的滕王阁后,又传到了侄子皇帝耳朵里,然后滕王就喜提一封天子亲笔警告信。

信的最后,皇帝写着‘……国有宪章,私恩难再。’

如果说这句话,还是只令滕王有点警惕,那么另外一件事,则让滕王真有点提心吊胆了——

以滕王的年纪,跟他的兄长们几乎都不太熟,倒是跟先帝的儿子们,他辈分上的侄子们年岁相当,很有几个关系不错的(一起骄奢逸的同好者)。

其中就有蒋王李恽。

这位是先帝第七子,当今皇帝李治的庶出兄长。

之前姜沃听说的官场流传语:‘宁向儋崖为官,不侍滕王。’再往前推两年,其实原句是‘宁向儋崖为官,不侍滕蒋’。

这个蒋,就是蒋王李恽了。

能跟滕王并称,可见这两位的生活作风差不多。蒋王好敛财好造器,履历也跟李元婴相仿,从安州都督被贬到相州刺史。

也是依旧不改本色。

后来有一回,皇帝赐诸王彩缎,唯赐两王麻绳讽刺他们贪财,这两王,就还是滕王和蒋王。

足见二贪财之名。

而这些年之所以没有再提起蒋王,是因为……蒋王已经死了!

两年前,相州有官员京告发蒋王欲谋反。帝惊怒,令御史与刑部官员到相州彻查。蒋王闻讯惶惧自尽。[]

李元婴听了这个事件完整过程,如何敢不提心吊胆?

蒋王跟他是一类,有没有心思造反,他能不知道?京中二圣能不知道?

还叫去查他的谋反。

尤其是李元婴还看到京中信息来源上写着‘帝闻蒋王竟不待御史至相州,便畏罪自尽,悲感不已,下旨罢朝三,洒泪于殿。’‘更复下诏,欲减膳三,百僚以圣躬难安苦苦相求,乃止。’

李元婴当时的心声便是:好家伙,掉个哥哥,竟然还给自己放三天假?甚至连少吃两道菜装一装都不了,直接被群臣‘劝止’了。

可见这皇帝侄子,已经黑心透了!

他可不要皇帝的眼泪汪汪和罢朝,他只要自己舒舒服服好好活着。

于是自蒋王畏罪自杀后,李元婴着实收敛了许多。顶多无聊了违背下宵禁,半夜出城门去玩。

这若是在边境重地,开城门万一引来敌寇自是重罪。

但李元婴心知自己处在江南西道,整个道的常备军都不知道有没有一万,四面无夷狄,开个城门也无妨嘛!

于是起初听闻京中有巡按使要巡察十道时,李元婴还不当回事:他近来可没犯错。

至于之前的错,在李元婴看来,已经钱货两清——他犯错了,也被贬官被削食邑了。

直到他接到了一封匿名举报信。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