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唐]武皇第一女官

关灯
护眼
第267节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最新网址:ltxsba.me

而此时媚娘初见李淳风,看清后便颇觉亲切——果然是多年师徒,他与姜沃的举止态很是似。『地址发布邮箱 ltxsba @ gmail.com』只是李淳风发如霜雪,更多了些萧萧肃肃,如月透疏竹,飘然云壑之感。

更似世外之

说来,比起媚娘打量李淳风,姜沃倒是更留师父初次见到媚娘时的心境。

只见李淳风行礼如常,抬时目光自然不可避免落在皇后面容上一瞬。

一瞬,亦是一顿。

但也不过就此一顿,目光依旧如风流转而去,色都未动一动。

*

帝后最关心的,自然是有关民生的占城稻事宜。

虽说这些年未断书信往来。但州毕竟距离京城太远,一年也就一两回的彼此通信罢了,实不如听李淳风亲所说。

且说唐之前,最重要的农作物一直是粟(小米)。

在唐初,主粮的排序也是‘粟麦稻’。

只是,大田粮食作物,正是从唐开始,发生了转变,稻(尤其是南方)、麦逐渐取代了粟的主导地位。[]

因而占城稻的重要不言而喻。

大唐此时依旧不够——比如灭百济后依旧要从当地迁居一些进来补充大唐境内稀少的下州。

但有姜沃早已汇报过的‘陷阱’打底,朝堂之上也意识到了,从地广稀户籍不足,到指数增长到令粮食吃紧——这个过程比想象中更快,也更难控制。

在宋朝占城稻引之前,哪怕以大唐的疆域辽阔,也难以养活超过六千万的。可占城稻引后的宋朝,以半壁河山也能养活超过一亿的。这便是高产量良种的重要。

李淳风与帝后道:经过数年育种,占城稻已经能在大唐边境南边数州,诸如振州、梧州、韶州等地种植了。

帝后虽已从书信上见过此报,但再听李淳风说一遍,依旧觉得欣然。

李淳风大略介绍了下占城稻的进展,随即很坦然道自己并非司农寺农官,所知详并不细。

他这些年,还是专注于继续研导引航海之术上。

若帝后欲知更多育种事,还是得召见随他船只而回的农官。

说到农官,李淳风又额外提了一句:“有位名为嘉禾的官,这些年一直随着司农寺的官员育种,且她又通晓算学,这些年来所有农田之事皆以文数记录。更多小说 LTXSDZ.COM臣见过一回,记载十分详细。”

听到嘉禾的名字,媚娘不由一笑。

*

叙了大半个时辰的州事,皇帝显然有些倦了。

李淳风起身告退。

皇帝却道:“李仙师且住,朕还有一事托付于李仙师。”

李淳风自出海起,就早已辞去朝中官职,如今身上只有制出指南罗盘后,朝廷授予的爵位。

故而皇帝语气也颇为客气,用了托付二字。

随着皇帝开,程望山就退出门外,带进来一——太史局现任太史令周元豹。

多年过去,当年圆圆的元宝同学,已经长成了一个颇具气势的……圆脸中年

他见了李淳风立刻如旧年般行礼,执的也是学生礼。毕竟他确实也是李淳风‘太史局岗前培训班’出来的学生。

皇帝便道:“封禅是国之大事,需太史局测算的良辰吉,以及天象风云等事极多极重。”

“朕原本是想让姜相再兼任一回太史令。”

姜沃听到这低,不由产生了跟李勣大将军一样的想法:换个羊薅毛吧真的。

这不,皇帝果然抓住了新的羊。

“还请李仙师为封禅诸事再劳一回。”

李淳风的目光在垂首的弟子身上漫过,开道:“臣领旨。”

帝后同时露出笑意来:终于安心了,为封禅之事找到最靠谱的玄学大师了。

而李淳风接下了太史局的工作,周元豹简直也要喜极而泣。

他自问这些年也兢兢业业,凡事三核五审就怕出错。但无奈他这个太史令职位的前任,一个比一个猛,不是仙师就是宰相。

如今封禅大事,别说皇帝颇为犹豫,不欲直接给他,周元豹自己也不敢就全盘接下来!

实在是没有底气啊。

好在李仙师回来了!周元豹立刻觉得有了主心骨。

*

姜沃也觉得,好像师父回来,什么都有了托底。

其实这些年她走的再远,始终没有放下过太史局。只要朝中有大事,哪怕再忙,她都要硬分出时间和力来,为太史局压阵。

可方才师父点那一下,她忽然就安心的无与伦比。

只要师父在,她就不用再分一丝多顾太史局。

就这一瞬间,她忽然有点明白李敬业了。

自打去岁李勣大将军提过一回‘将来姜相多照拂一二孙辈’,她每接触兵部公务,都点名李敬业,孜孜不倦地拎他出来挂墙

搞得原本就有点怕她的李大公子,现在见了她更像是避猫鼠。

姜沃此时看着归京的师父,心意安定中多了几分可以任的自由,便想起了李敬业:作为英国公府长孙,从他出生起,祖父就是大将军兼宰辅。他长大的过程中,英国公的地位与威望与俱增至当朝第一

有这样的长辈庇护——哪怕时不时被训斥责罚,可英国公对长孙的护,姜沃看的出来,李敬业自然也感觉的出来。

所以李敬业心里永远不会怕,他从来没有长大过,十几岁二十几岁……只要李勣大将军在,他心中山不崩,或许就一直这样。

**

从紫宸中出来,师徒二彼此不必多说,便一同举步往太极宫走去。

那里一直保留着袁天罡的屋子。

从大明宫回到太极宫,要走过大唐第一条混凝土路。

李淳风对于这条特殊的路,也颇具兴致。

姜沃边陪着他走这条路边为他介绍城建署,待走到了这条路的尽,姜沃停步道:“师父这些年,可谓是走遍了天涯海角。”

她回望这第一条混凝土路:“师父,或许很多年后有一……这条路,也能铺到天涯海角。”

哪怕那时候,她早已不在。

*

因朝堂各衙署都已迁大明宫,太极宫只作为旧档库存在,自然就再无先帝一朝的熙攘繁华,而是迹稀疏,很是静默。

太史局的署衙,也静然立在秋阳之中。

师徒二推门而

姜沃替袁师父保留的屋舍,经年来一点未变——几处架子累累都是书,连地上的麻席和矮桌上都凌堆放着各种竹简、玉简和纸页。

袁师父往往直接坐在一摞书上,而李淳风一贯是推开到处散落的书籍,在下铺着的竹席上坐下来。

过去许多年里,姜沃就见两位师父如此这般对坐论星象卦图,而她边听边守着茶炉,见里面翠绿的茶叶翻滚。

而今,却是她与李淳风对坐。

师徒二隔书案对坐,片刻无言。

还是姜沃先打了沉寂,她无遮无拦直接道:“我还记得初见两位师父,你们在争辩一事。”

李淳风目光凝于她面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