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唐]武皇第一女官

关灯
护眼
第214节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最新网址:ltxsba.me

这样就够了吗?”

这不就是混子吗?

他不出错,只是不想丢脸面受罚而已。『地址发布页邮箱: ltxsba @ gmail.com 』

王玉不由问道:“朝中缺朝臣,已至如此地步了吗?”

他是真心发问,连他都算个上佳朝臣,不但不被裁撤,还要被升官。那……其余得成什么样子啊!

杜如晦颔首:“就是如此。”

青年王玉震惊:感觉才到贞观元年,大唐怎么就摇摇欲坠了呢?

杜相向来是个严肃寡言的,不比房相为处世周全。

朝堂之上,皆言房相‘为雅平,不欲一物失所。”,杜相则是‘修有烈光,断事无改。’

截然不同,朝臣们若有事相商,自然更愿意寻雅平房相。

但那,一向寡言的杜师,叮嘱他良久。

“玉,朝廷中能做事的臣子太少了。”

“我知你心,亦信你心。”

杜如晦的脸色看上去很疲倦,但眼眸明锐:“玉,替这大唐,也替为师,去做一个‘勿失分内之事,勿失为民本心’的朝臣,好不好?”

三十年风流云散。

转眼,杜师已然病逝一十余年。

王玉垂眸,慢慢解下侍弄花时穿的外罩麻衣。

杜师,我注定成为不了你那样夙兴夜寐、为国为民为君鞠躬尽瘁的

但我当年既应了杜师‘为官一,必做好分内之事’。

亦此生不会食言。

第20章 媚娘的第一次朝会

显庆二年,五月朔(初一)。

洛阳宫大朝会。

姜沃持笏板洛阳宫最大的正殿,乾阳殿。

此殿比之太极殿,阔丽不知多少。

高约数十米的殿宇,放在现代也是十多层楼高的建筑了,实乃名副其实的天下第一殿。无怪时道:远观穷轩甍之壮丽,近则令仰者眩目。[]

殿中幽宽广。更多小说 LTXSDZ.COM

姜沃内,就见已到殿中的群臣,也未如往般,有暇有兴致先彼此闲谈一二。

他们多半都面色凝重,盘算着心中的心事——自陛下发于中书省那道‘裁每岁流官至五百员’的诏令出来,朝上每都是番出面上谏‘陛下不可’的朝臣。

但因都是常朝(五品以上官员可至)上谏,上谏劝阻的数就显得不够多——

毕竟九品以上百官皆在的大朝会,只于每月‘朔望(每月初一十五)’举行。

皇帝这道诏书偏是四月十六,才通过门下省的复核发出来的。

姜沃都能想象到朝臣们心中的话:陛下您这子挑的,肯定是故意的!

常朝上劝谏起来声势不够浩大,还得大朝会。

而至今,‘裁流官’诏令已经发酵了十四天了。

姜沃都能想象到,有多少在等今这场大朝会。

也不知多少朝臣已经私下串联了起来,就等着今一起力谏陛下。

*

姜沃步履依旧从容,站到吏部侍郎的位置上去。

身后裴行俭已经到了,两彼此颔首见礼。

他们二对今朝上诸事都做好了心里建设:或是有臣子当场解官而去相抗,又或是大部分朝臣有组织的长跪不起,再或是有言辞激烈磕的血流宁死而已的‘极谏’都很正常。

到底,这是绝大部分朝臣们的根本利益。

谁家没有子孙,谁不怕将来子孙无官、家业凋零?

因此皇帝这封诏令,必会比从前任何贬官诏令,受到的阻挠更大更强烈!

打个比方便是朝廷官位是饭碗。

从前皇帝贬官,只是换来端饭碗。但现在,是要砸掉许多吃白饭的碗。

所受到的压力自是截然不同的。

,估计‘晋西北又要成一锅粥’了。

*

姜沃已经做足了心理准备,此时望着上首丹陛御台上的龙椅,倒是想起另外一件事——

她是永徽五年,五月初一正式吏部。

至今,刚刚好好三年期满。

她想起昨去贞观殿面圣。

说来,洛阳宫三大殿。

起居的贞观殿,在隋朝时名为大业殿。

然大业是隋炀帝的年号,大唐开国后,自然不能再用‘大业’来命名大唐皇帝住的殿宇。

先帝年间改此为贞观殿。

皇帝今岁巡幸洛阳,礼部也曾上书请命,是否要按当今的年号再改殿名。皇帝诏,自后此殿为贞观殿,后世子孙无改其名。

姜沃昨面圣过后,媚娘还单独邀她去贞观殿后殿相谈,亦说起明是她吏部第三年期之事。

媚娘红色的裙裾拂过黑色镜面一般光滑的殿中地砖。

她笑意亦比窗外初夏的阳光还要灿盛,对姜沃道:“明,我有个意外之喜要送你。”

*

此时站在乾阳殿,姜沃望着眼前的云楣绣柱,不由想起此事——

媚娘昨笑容实在明朗,可见心极好。

到底要给她什么惊喜?

姜沃心底其实有了个模糊的猜测。

若是如此……

她真的很期待啊。

正想着此欢欣事,姜沃就觉得身边有走过。目光一转,正好与擦肩而过的对上目光。

是门下省侍中许敬宗。

姜沃就颔首致礼:“许侍中。”

许敬宗似乎是愣了愣,然后才慢慢点:“姜侍郎。”

也无旁话,许敬宗继续往前走,走向属于他的宰辅位置。

而姜沃想起方才一面之间许敬宗沧桑憔悴的脸色,心道:唉,许侍中看起来压力很大啊,连说话都慢半拍了。

殊不知,此时的许敬宗心内正在咆哮:这位姜侍郎,她,她怎么还笑得出来啊!

方才两目光相触,许敬宗看的明明白白,姜侍郎站在那里,不但一如既往悠然如云,眼里甚至还蕴着一抹笑意。

这简直是大大刺激了近来压力山大的许敬宗。

且说,皇帝这道诏书,许敬宗见后,心下第一反应也是大大的错愕与反对——他也是有儿孙的好不好!三品以上宰辅不但可以荫子,还可以荫孙。

此诏书一下,也是让他儿孙出仕难度翻了几翻,他怎么能愿意?

偏生他又不敢露出一点反对之意!

毕竟他背后没有世家大族,能做到宰相的位置,是皇帝一手提拔的,他拿什么反对皇帝?

若是顺应这道诏书,还只是他子孙将来出仕难度增加,若是封驳这道诏书跟皇帝对着,他自己就得先被踢出朝堂。

于是许敬宗带着一种格外痛苦的心,履行门下省侍中的职权,押字通过了这封诏书,发与尚书省。

果然如他所料,一石激起千层

而他这一‘审查签署’此诏,自然是犯了众怒——

这样荒唐的奏疏,你门下省居然给通过了?

你许敬宗这个侍中是怎么当的?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