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对他来说,已经是旧时旧时事了。更多小说 LTXSFB.cOm
**
八月丙子,百僚为大行皇帝上谥曰文皇帝。
庙号太宗。
庚寅,葬昭陵。[4]
谥法曰:经天纬地曰文。
太宗当配此谥!
姜沃在群臣之中,一并送太宗文皇帝前往昭陵。
道途中哭声不绝,万民同悲。
第75章 感业寺
群臣送葬昭陵,虞祭后方返。
至此,先帝丧仪止。
待再回到皇城之时,各署衙朝臣皆是倦力乏。
然而却没有敢抱怨辛苦,反而皆是提着一
气,小心翼翼继续各守其职,力求奋进:接下来便是新帝之朝了。
先帝丧仪期间,各有司还在按照先一朝的惯做事,但均知:接下来几年,一切都会不同。
一朝天子一朝臣。
**
若说前朝臣子的更迭还有一段过渡期,那么后宫,才是立竿见影的一朝天子一朝‘臣’。
先帝丧仪期间,所有嫔妃都随着韦贵妃齐聚哭丧,众都去了钗环妆饰,穿着一样的丧服,一眼看过去仿佛都是一样的
。
然而丧仪一结束,立刻就不同了:有子的嫔妃,可照旧例出宫由子
奉养(若是子
夭折嫔妃,也可留于宫中奉养),但无所生养的低位嫔妃就得立刻出宫往感业寺去。
此时后宫中一片凄风苦雨,哭声倒是不大了——在先帝丧仪期间的数月内,眼泪也差不多流净,也都认命了。
媚娘与掖庭里其余几位才,各自收拾了东西。
先帝嫔妃们此番出宫是再不能回来的,殿中省给她们每配了一辆车,许她们装满一车的箱笼——也算是厚道了。
粗苯箱笼会有小宦官会帮她们抬到各自的车上,她们则随身背着自己的细软。
往北漪园外走去时,媚娘转最后看了一眼院落。
宫城西面角门处早已排了长长的骡车队(里还混着数
驴),与媚娘上京那年见到高祖嫔妃被运往感业寺的驴车队相仿——也是,被送去出家当尼姑的嫔妃,宫里也不会安排高
大马来拉车。
骡车一个个行过角门,车檐上挂着名姓牌。
每过一辆车,就有一个被殿中省宦官点到名字的嫔妃,哭哭啼啼被‘护送’上马车。龙腾小说 ltxsba @ gmail.com有的还拉着相熟的来送行的宫哭泣不止,难免进度缓慢。
很快点到了媚娘的名字。
媚娘没有拖延,只是转身与来送她的陶宫正和刘司正最后道了一声别,然后就直接踩着车凳上了马车。
殿中省宦官满意点点——不错,若是武才
跟宫正司的
官哭诉道别起来不愿走,他还真不好催促,武才
肯自己
脆利落地上车最好。
媚娘踩上骡车的一瞬间,心里各色滋味也转过一遍。
当年她宫时,最怕的似乎就是这一幕。
但现在,她并不怕了。
因她会回来,更因——
媚娘看着马车里,坐在她箱笼上的笑眯眯的,有些惊喜有些无奈道:“你怎么有空送我出宫?”
惊喜过后想起一事,又不由蹙眉催促道:“不要闹,快下去。你不是说,今有与礼部、太常寺要议的事儿吗?这样的大事怎么能抛下不管?”
姜沃倾身上前伸出手,扶住因骡车开始走动而略有些站不稳的媚娘:“今要议的事押后了。我从礼部出来后就回太史局给自己排了休沐。”
“又寻了殿中省的,找到姐姐的车直接上来了。姐姐放心——我已经问过,马车今
就回宫,我再跟车回来。”
媚娘这才坐在她旁边。
因车中箱笼太多,两个就坐的很挤,让媚娘恍然想起有一夜,两
坐在熏笼上,也是这样紧紧依偎在一起,像是两只躲冬的松鼠。
媚娘又确认道:“真押后了?”
姜沃点:“真的,姐姐,我是分不清轻重缓急的
吗?”若是朝中真有事,她当然不会误差,一来耽误公务,二来,若是有
到处寻她,万一牵连到媚娘怎么办。
媚娘这才放心,又见姜沃这几个月因劳碌瘦了些,不免伸手去捧了捧她的腮,果然觉比去岁虚无了些,就道:“便是礼部事押后了,你也不必跟着出来折腾这一。趁今
好生歇歇岂不好?”
姜沃摇:“不。”
媚娘无奈:“你也知道,感业寺那边都安排过了,有什么不放心的?”
姜沃继续摇道:“哪怕放心,也不舍得。”
骡车缓缓——姜沃总觉得她们这辆骡车,好像有点慢,似乎走不动似的。
她寻思:就多一个我,不至于吧。
还是媚娘道:“我带的都是书,大概沉了些。”
又问姜沃:“今是什么事押后了?”
姜沃原就想告诉媚娘,见她问起,就道:“皇后册封典仪之事。”
*
先帝丧仪毕,先帝嫔妃也俱移宫。
新帝的立后便提上议程了。
皇后的选倒是没有异议,原太子妃王氏,但这典仪规格上,就出了问题、
礼部尚书许敬宗写了一份奏疏,刚递上去就被皇帝叫过去训斥了。
“今皇后晚辈,何敢典仪逾越文德皇后!”
李治虽没亲眼见过当年母后被封皇后,但礼部凡递礼仪典制来,都会附带上旧例。
这回他一见许敬宗拟订的册封王氏典仪,竟然比当年母后的册封礼要隆重,不由恼了,叫过许敬宗来斥责。
还好许敬宗当年也是东宫属官出身,跟新帝有几分旧香火,还算是比较敢说话,就连忙回禀道:“陛下,当年文德皇后册封礼,实有殊
。”当年先帝刚登基,东突厥都杀到家门
了,内忧外患颇多,兼之文德皇后本
又一再向先帝请命,轻简封后典仪,这才……
“可如今太平治世,陛下此朝当立下旧例于后世。”
在许敬宗看来,大唐开国到当今圣,正好是第三代,高祖的皇后是追封的,根本没有立后的典范可遵,先帝的立后又是
形特殊,不够标准。那正该从当今立起规矩来啊!
“不必,一切按母后旧例来。”
许敬宗想要表现下自己在礼部的专业,顺便卖给新后和王家一个好,结果没摸准皇帝的脉,碰了一鼻子灰,只好灰土脸回去改了,又捧着去给皇帝看。
见皇帝这回首肯了,他就于次请了太常寺卿与太史令来一并商议典仪细节。
这也是姜沃本来的今安排。
谁料姜沃刚到礼部大堂,连水也没有喝上一呢,就见太尉长孙无忌过来,直接质问许敬宗:“之前的立后典仪,为什么改了!”
这不得不说一下长孙无忌如今的职权——中书令,兼知尚书、门下二省事三省六部,既房玄龄之后,长孙无忌又做到了一可掌三省事。
只是房相当年是特殊况,皇帝与太子俱不在京中。
长孙无忌……倒也算是特殊况的一种,实在是贞观末年,宰辅一个个的病逝,先帝为了保太子能够稳固登基,在生前就给了长孙无忌知三省事的权柄,命其辅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