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唐]武皇第一女官

关灯
护眼
第125节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最新网址:ltxsba.me

亲长途跋涉长安的,自然知道赶路的难处。

俗话说得好,穷家富路,只要马车足够,路上带多少东西真是都不嫌多。

于是姜沃想图省事,好多器物想省减不带就都被媚娘严词拒绝,全都给她打包上了。

最后姜沃看着满满两车东西,只好庆幸是跟着师父的车队,又有圣首肯,派了侍卫随行,否则真是带不了这么些。

媚娘抱着手炉看了一会儿风雪,之后便牢牢关上门窗,来到屋角放置衣裙的箱子前,伸手到许多衣裙底下去,拿出一个匣子。

她又取出荷包里随身带着的钥匙,打开匣子。

里面装着一封封的信。

都是这两年姜沃写给她的。

这两年夏,她们总要分开几月——因皇帝要去翠微宫避暑,翠微宫可不似九成宫般阔朗,皇帝也少带妃嫔过去。

于是分开的那几个月,姜沃想到什么,就会给媚娘写成一封封的信。

只是为了安全起见,姜沃从不托送信,而是每隔一月回皇城太史局时,亲手把这月写的信给媚娘。

媚娘都一一留了起来。

此时心中记挂远行,就把这些信再次拿出来看。

正看到姜沃今年夏写的信——

皇帝做《帝范》十二篇传于太子,道‘此生治阐政之道,已尽在其中’,令太子习读。

自然,《帝范》这等书,其中具体内容只有太子和辅政的宰辅们能见到。其余官员们顶多耳闻这十二篇《帝范》的题录。

姜沃就在信中一一记了下来。

媚娘看着姜沃写下来的,圣所拟的一个个躬政之道题录:君体、建亲、求贤、审官……凡此种种,共一十二项。

只看到这些题录,便不由心向往之。

真不知里又写了何等真知灼见,金科玉律。

风打在窗户上的声音打断了媚娘的思绪。

她转去看,见外树影摇晃,不由叹了气,又在担忧姜沃路上形。

更怅然想起:自贞观十一年宫,她们或有稍离,但每个新岁都是一起过的。

可惜,这个元,注定没法一起过了。

*

出行,又是蜀地,路上艰难实多。

姜沃差点以为他们要在路上吹着西北风过年了。

好在,腊月底,姜沃终于随着师父一起到了黔州。

袁天罡出发前就与她道:“当年我走遍蜀地,选了十来处山水灵秀之处,想要将来颐养天年。谁料咱们陛下眼光还是那么好,一下就挑走了我最心仪的一处。”

一路上又颇多指点:“圣今岁已经开辟了古道水路,可将蜀中粮食直接运到京师——蜀中可是要紧的粮仓,当年高祖开国之初,关中仓廪空虚,便多以蜀中粮相济。”

“当今圣当年还做过益州道行台尚书令,亲监此事,可见蜀道的紧要。”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