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我穷啊!”程静淞摊手,“而且我小言轻,总不能我现在说什么,村里面就会听吧,但你不一样啊,你说了有用。”
“你就知道使唤我吧!”程建功往程静淞脑袋上呼一把才说:“那光靠上塘村这边不行,等我彻底把这边捏成一团再帮你铺摊子。”
“谢谢爸爸!”程静淞的声音格外的响亮。
第04章 思想
之后整个七一年的上半年, 程建功最主要的事就是盯着其他几个村子的养猪场的进度以及一些管理工作。
没办法,真是不盯着不行。
等到上半年过去,其他村子的才算是适应了程建功做事的一些节奏, 惹得程建功都说了好几次总算可以清闲一点了。
而这时候的程建功他们也正式小学毕业,即将上初中了。
这一年的暑假,除了程建功他们这些第一批上塘村小学生毕业以外,徐如月他们这些大们也被要求检验了一番这几年下来的学习成果。
村里面的大们参加小学毕业考试的那几天是村里面最热闹的几天,毕竟这些
都一大把年纪了, 都这个时候了还要参加考试, 这要是考的不好, 那该多丢
啊。
毕竟他们家里面可都是有小孩儿的, 这被大嘲笑也就算了, 可要是再被同样上小学的孩子嘲笑, 那就太难受了。
可该说不说, 村里面这几年虽然一直在拉着大家伙扫盲, 但是因为大们平时也都很忙,
活累了一整天后又要费脑子学习, 没有特别坚定的自制力,还真坚持不下来。
所以,这一回还真有好大一部分的考试结果很不理想。
当然了,若是仅仅按照已经认了不少字, 并且会简单的书写以及计算这方面来断定的话,除去一些年纪特别大的,上塘村都快要全面脱盲了。
只是很多不会这么想, 尤其是小孩子们。
他们这个暑假做的最大一部分事就是在家长教训自己的时候, 和他们比学习成绩,然后和家长开启一系列的
飞狗跳的
常。
不过也有考的特别好的。
就比如得到这一次成小学毕业考试第一名的徐如月同学。
她这平时看着也没什么大优点, 但是学习的事
却真的几年如一
的坚持了下来,而且她现在写的字也特别的像模像样了,拿下第一也是理所应当。
不过虽然程静淞他们这些亲近的不意外,但是村里面的其他
意外的。
那么多大当中,只有徐如月这个五十多岁的老太太鹤立
群,战胜了一大堆年轻
拔得
筹,怎么能不引
注目。
徐如月一时间成为了全村的热点,走到哪儿都有讨论她。
当然了,她走到哪儿都有好围上来问东问西的。
徐如月也不是那种太藏得住事儿的,加上这本来就是喜事儿,她也不避讳,几乎有什么说什么,让村里面的很湿咋舌了一番她的执行力。
还有问她难道就不累吗?
徐如月就说:“那每天又是活又是学习,哪有不累的,但是我只要一想着现在的好
子,再想想以前过的什么
子,那我
啥不学习啊!而且我学了知识,回
我工作上也方便啊,我还能自己看书、写信,不用再让家里的孩子给我读,帮我写,多好的事儿。”
有徐如月这个卷王摆在村里面,加上很多大这一回的被迫公开处刑以及被家里孩子的嘲笑,不少
也开始努力学习了。
可么,到底是有惰
存在的,一大部分
坚持没几天就坚持不下去了,最后也就剩下那么寥寥几个,也不知道能不能真的有毅力。
为此,又引发了一番大和小孩子们“你们自己都学不好,还非要我们学”这样衍生的争执和讨论。
教育和扫盲本来就是国家的一项基本任务。
以前杨主任他们在的时候,也时不时地开会说一下这些事,让下面的村子开展教育和扫盲的活动。
如今程建功当了公社的主任,自然不能不管。
上塘村这边自然不用他担心。
即便村里面这段时间一直闹腾不断,但可以说已经把教育和扫盲的工作完成的很漂亮了。
难的是其他村子。
程建功想了下,决定就利用一下上塘村的这件事。
这天下班回家后,程建功就去找了卢支书。
他也开门见山,直接问道:“我准备借着村里面这段时间的热闹让其他村子开始开展教育和扫盲活动,所以想让你也借着这东风,给村里面两个厂子的工
涨一下工资,最好是学历高一点的,相应的多涨一点,或者你看着按他们这次的考试成绩来定也是一样。”
“涨工资?”卢支书倒是没有程建功都离开了还要
手村里的厂子的想法,就是有些怪。
程建功就说:“村里面的这两个厂子还有学校也成立好几年了,只有前两年的时候涨过一次工资,其实按照国家的薪酬的一些管理规定,他们也早该涨工资了,但是我之前和你接的时候忘了说,那不然就
脆借着这个机会提一下好了,顺便我也能带一下其他村子的工作。”
卢支书接手厂子的时间不算长,加上平时还要忙着村里面的一些事,比之前忙了许多,根本就没想过这一点。
“我都没注意这些,我的这个脑子啊!”卢支书揉着脑袋,不好意思道:“这也幸亏村里面的懂的不多,要是换了外面,员工肯定要问起来,甚至是闹起来了。”
“那倒也没有你说的那么严重,咱们的规模还没有那么大。”
卢支书就叹气一声,“我最近做的事越多,就越来越感觉自己有很多的不足,也不知道你是怎么这么厉害的!”
“慢慢来,你要不先思考一下要怎么安排这次的涨薪的事。”
卢支书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