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晚唐浮生

关灯
护眼
晚唐浮生 第174节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最新网址:ltxsba.me

栏围住,里面养了二十牛。

这会正值申时,家家户户打开了牛栏的木门。不用他们驱赶,一又一的牛慢悠悠地踱进“”田里,大吃大嚼起来。

有的还一边吃一边拉,吃得很欢快,拉得也很欢快。

牛粪,谢瞳还是知道的,颇具价值。吴兴郡王在河南办马政,牧场里产出的马粪,素来是牧监官员们的大进项,以至被讥笑为“吃粪”。不过挣钱嘛,不寒碜。

谢瞳示意了一下,正在路售卖货物的谢彦章会意,拉着一位农户问道:“敢问这田里的是何物?”

“大宛苜蓿。”农户一边挑拣绢帛,一边说道:“这好,一年长三次,得有几千斤吧。也是了怪了,出这么多,这地也不贫,两年后种麦子,一亩地收两斛多。”

“两斛?”谢瞳听了有些吃惊,问道:“当真能收这么多?”

“龙兴寺庄户这两年都收两斛三四斗,收完麦子再种点杂粮,还能收不少。咱们第一年种,三年后收成如何未知,但应差不了。”农户也不抬地说道。

“这是何道理?”谢瞳有些不淡定,追问道。

“看见那些粪了么?”农户终于抬起了,说道:“二十牛的粪,如果堆一堆,再弄到田里,这地能不肥么?”

谢瞳有些了然,但又觉得不止于此,多半还有别的原因。

“这是哪位大才想出来的法子?”

“自然是灵武郡王。”农户满是皱纹的脸上终于显现出了一些表,只听他说道:“俺们庄户家,就指着土里饱食。灵武郡王得天授,想出了这个法子,只要有用,俺们恨不得给他立生祠。”

天授,当然是扯淡的。这法子也不是邵树德拍脑袋想出来的,而是后世欧洲-世纪农业革命时期厚积薄发的产物。

凭借此法,西欧地区的农业产量在百余年间涨了三倍,奥秘就在于连续两年的休耕及豆科作物从大气中固氮,给土壤额外增加了氮元素。同时通过牛粪,将农作物生长时吸收的营养物质,又返还了相当部分回田里。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