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直播之工匠大师

关灯
护眼
第190章 晋时人,唐时洞,汉时仙【新年快乐!】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最新网址:ltxsba.me

光是凭想象,彭大江都能想象得到那是怎样一种场面。

他猛地一击掌:“哎呀,对哇!可以弄两条火龙啊!下边的穿厚点就成了嘛,我们的铁花儿吸引了注意力,加上有火龙挡着,别也不会注意到下边的,你说我们咋就没想到过嘞?”

陆子安放下笔,微微一笑:“还是那句话,当局者迷,你看我不过是提出一构思,你就已经延伸到了后面的具体措施了。”

“嘿,嘿嘿,有道理哈……”彭大江有些不好意思地搓了搓手。

最后他们到底还是留下了一堆的土特产和看上去就不便宜的礼品,他们这些都极为憨厚老实,陆子安打开蛇皮袋,里面的红薯满得都快要溢出来,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塞进去的。

陆爸陆妈他们听到动静,也跑了上来,看到这红薯就瞪大了眼睛。

“黄芯红薯啊,这种红薯可好吃了,不管是烤的还是煮的都很不错呢!”陆妈啧啧称赞:“看看这个,哎呀,皮还这么齐整,太难得了。”

可以想见得到,彭大江他们是怎么一个一个地挑,才挑出这么大一袋子个相似的送过来。

陆子安拿着一个红薯把玩片刻,感觉脑子里有灵光一闪而过,但仔细辨别时却又消失了。

那是什么呢?

他皱着眉仔细回忆着他刚才脑海中闪过的念,却终无所获。

“我先睡了。”他搁下红薯,若有所思地回房间了。

如毡,独枕空拳。

他躺到床上,想象着自己此时躺在山野林间,以天为被,以地为床。

与山麋、野鹿同眠,残霞未散,薄暮沉绵。

呼吸平缓的山麋、野鹿,隐于丛间,只微微露出一对鹿角,看上去毛茸茸,让心境平和,很想伸手轻轻抚触感受一番。

他就这样安静地躺着,最后真的慢慢地睡着了。

那薄雾如烟,该怎么描绘,才能让它们凝聚于一颗小核上而清晰可见?

门轻轻关上后,沈曼歌轻声道:“他睡着了。”

纷纷表示松了气,陆妈更是拍着胸道:“可算是睡了,真是吓死了。”

这突然之间就一整天一整晚不睡觉的,她真怕子安步了他爷爷后尘。

这么想着,她猛然就摇了摇:“呸呸呸,老无禁忌老无禁忌。”

陆爸一脸莫名其妙地看着她:“你啥呢?”

“关你什么事!”陆妈突然就看他不顺眼了,瞪了他一眼:“把这些都拿下去!中午就吃红薯!”

沈曼歌回了房间,到桌前坐下,瞿哚哚也跟着走了进来:“曼曼你还玩游戏啊,要不你睡会儿吧。”

“嗯,玩一局就睡。”沈曼歌说着就开了直播,进了游戏。

“对了,曼曼,我问下你哈。”瞿哚哚忍不住拎了张椅子坐在她旁边:“如果一个男的和一个的,关系很好,常互怼,但是有时候吧,还挺合拍,这种算什么?”

沈曼歌横了她一眼:“我上回还咨询过你来着,这回换你来咨询我了?”

“呃,这个不是那啥,当局者迷嘛!”瞿哚哚有些不好意思。

沈曼歌一边舔包,一边打开了弹幕:“你看,有回答你了。”

直播就是有这个好处,一般来说,和牛同在,但凡是问题,总能得到解答,不过至于有没有道理就另说了。

【友达以上,恋未满咯,就是俗称的:暧昧!】

【如果是的就是在吊凯子,男的算是广撒网咯?】

【你们都太现实了,我觉得吧,我们该相信真正的友谊……这种该叫管鲍之!】

【车啊,我终于找到你了!明早五点半,秋名山上,我等你!】

瞿哚哚脸都青了,默默地退开:“算了,我先回去了。”

陆子安醒来的时候,又是到了晚上。

家里其他都不在了,沈曼歌给他留了些饭菜,他吃完饭,又钻进了书房。

看着这枚半成品核雕,陆子安心里再没了之前的担忧。

昨晚的梦境此时仍然历历在目,他吸一气,拿起凿刀开始雕刻细部。

最美的雕刻,原就该是写实与写意高度融合!

以刀就木,随意生形,一片丛中,一对对鹿角若隐若现。

而在雕琢那山峦时,他行刀健拔强悍,于刀锋间隐藏古拙浑厚,法度谨严,看似不经意的线条,却仿佛其中隐含万千峰峦!

有薄壁之上,陆子安没有直接敲掉这看似薄脆,实则坚韧的半个圆弧,拿起那柄细如针尖的凿刀,吸一气,手稳而缓地在上面开始写字。

《行香子?题罗浮》葛长庚

苔钱,买断风烟。

笑桃花流落晴川,石楼高处,夜夜啼猿。

看二更云,三更月,四更天,

如毡,独枕空拳。

与山麋、野鹿同眠,残霞未散,薄暮沉绵。

是晋时,唐时,汉时仙。

陆子安用凿刀的形式,将这一首词刻绘于这薄壁之上,每一笔每一划都蕴藏着惊险。

美与艺术,在本质上就是一种生命的合乎规律的、同时又是自由自在的运动形式。

杜甫有一句题画诗云:“元气淋漓障犹湿。”

而元气淋漓也是书法家追求的至高境界。

陆子安的这幅书法,初见不明显,细看时方觉其妙。

他以体现宇宙大化的活泼流行为根本,用随心随书去摹仿天地混沌、迷离朦胧的根源之气,着重表现出虚空流的节奏和氤氲气化的境界。

简而言之,就是以自然物象来形容书法的美感,这本身就是一种极为难得的享受。

最难得的是,这幅字的出现完全不会显得突兀。

它既是整件作品的髓,也是整个画面的完美总结,尤其是在这幅书雕琢过后,整个薄壁将透未透,若隐若现,更是平添一种仙境之感。

仔细观望,这处薄壁位于绝壁,谁能于这般绝境为眼前的景色题书?

是否是那中道羽化飞升时留下的墨宝?

又或者是已经飞升的仙们为后留下的指点?

这一切不得而知,观者只能用自己的思想去猜测,去斟酌,每个的想法都不一样,却又似乎每种想法都合乎理。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