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听到李植的话,都是眼睛一亮。更多小说 Ltxsfb.com
不需要把事闹大,又让天子明白十五万大军的怒火,这是一个好办法。
此时已经是崇祯十五年,这年,当兵的闹事不算什么。有时候大兵闹饷冲到城中烧杀劫掠一顿,朝廷都不了了之。十五万大胜归来的大军集兵京城,说起来心惊
跳。但等大军一撤,事后说起来也没什么大罪。
陈兵京师,又没有攻城。凯旋的大军被文官陷害,义愤填膺到京城来请命,总不能说大胜而归的大军造反吧?
边军血战一场险些全军覆没,如今的诉求是斩杀差点毁掉江山社稷的臣,合
合理。
既然那么害怕这支大军,看到大军到京城请命就惊惶,为什么又要陷害这支大军?
就算这行为吓到了朝廷,但这是十五万大军群激愤之下的义举,朝廷事后能罚谁?朝廷最多惩罚领
的李植,但李植是谁?津国公雄踞天津手握强兵,南征北战全靠他,天子都得礼让三分,朝廷能怎么罚他?
天大的事,有带
的李植顶着。
既然带李植不怕,八个总兵怕什么?所谓法不责众,如果朝廷不罚李植,反而事后找八个总兵中任何一
的茬,就是同时威胁其他七个总兵,能闹出大事
出来。
十七万大军被文官这样陷害,激愤之下到京城去请命,朝廷都要惩罚?不罚带的李植,罚八个总兵,是欺负总兵们好说话吗?朝廷想
反边军?
至于文官刁难,事后克扣总兵们粮饷的伎俩,总兵们此时怒之下,也不去想了。十七万大军援锦的关键时刻文官都敢把粮饷给完全掐断,
总兵们上寡不敌众的战场,这已经是把事
做绝了。如果被这样断粮饷武官们都不反抗,文官们以后会更觉得武官软弱可欺,更加肆无忌惮。
相反,若是这次能团结一心把藏匿粮饷的三十七名臣杀了,以后武官的地位会大大提高,文官们克扣粮饷时候也会投鼠忌器。
当然,这是理想的考虑。兵谏宫,当然是有风险的。其实就算得不偿失,总兵们也是要
这件大事的。
说一千道一万,这次朝中臣实在太过分了。一腔报国热血却被
这样陷害,还是堂堂男儿吗?总兵们怒火中烧,就是有什么不良后果,此时也不去想了。
王朴第一个跳了出来,大声说道:“津国公的办法好!津国公愿意牵为我十七万将士出
,是我大明武夫之福!我王朴第一个跟津国公
了!”
马科满肚子的火,大声喊道:“津国公说得好,不杀这几十个臣我马科就不姓马了,我马科
了!”
杨国柱吹了吹胡子,站起来说道:“杨某了!”
曹变蛟拱手说道:“曹变蛟愿听津国公调遣!”
七个总兵义愤填膺,都表明了立场,最后只剩下坐在最下首的吴三桂。
吴三桂见八个都看向自己,吞了
水。他最后想了想,站起来拱手说道:“既然大家都
了,吴三桂也不能退让,也
了。这几十个文官,该杀!”
其他的总兵见状,哈哈大笑。
####
很快,朝中臣陷害援锦大军,藏匿粮饷陷大军于绝境的事
,就被总兵们传告给了十五万大军。
十五万将士义愤填膺,气冲霄汉。
听了军官们的话士卒们才明白,原来那些战死在清军阵前的袍泽,是朝中臣无耻
谋的牺牲品。
原来将士们视死如归和鞑子血战,提着脑袋在阵前冲杀的艰难,是可以避免的,原本就不该发生。
原来朝中的臣,想让十七万将士战败。若不是众将士万众一心,唱着战歌在阵前冒死搏杀,险险赢下这场大战,恐怕十七万大军已经被清军铁骑追杀几十里,血流成河,有几个
能逃出生天?
恐怕大明的江山社稷,都要随这一战灰飞烟灭。
是可忍孰不可忍,十五万将士们都是和鞑子血战的好汉,哪个是怕死的?如果说将士们对天子们还有忠义之心,那对朝中玩弄权术的这些臣,将士们就只有一个杀字。
此时即便是让十五万将士攻京城血洗朝堂,杀尽那些不把将士们当
看的文官们,大兵们都
了。李植说的陈兵京城之下,谏杀
臣,对将士们来说已经是上位者的隐忍之策了。
蓟辽总督洪承畴和钦定监军张若麒还在军中,却发现自己二已经完全控制不了局势了。八个总兵不知道什么时候起已经完全听命于李植,完全把洪承畴架空了。如今李植指向哪里,十五万大兵就杀向哪里,绝对不会迟疑。
李植根本没有通知两个文官自己要做什么,八个总兵也没有告诉洪、张二具体事
。一直到大军走到了山海关北面五十里,洪承畴的亲将才靠多方打听,弄明白了十五万大军准备做什么。
十五万大军定下了一条心,要兵临京师城下,谏杀朝中臣。
明白了大军要做的事,洪承畴和张若麒惊惶失措。兵谏
宫,这是
臣该做的事
吗?武官们手握重兵,不怕朝廷追究责任,洪承畴和张若麒可是怕的。洪承畴是蓟辽总督,这支大军做了什么,洪承畴都是有责任的。
大军陈兵京城之,朝中的文官们,会如何看自己?
得知事后,洪承畴连夜赶到李植的大营里,想劝津国公李植回
是岸。李植却高挂免战牌,见都不见洪承畴。
####
大军气势如虹,从山海关了关,走到卢龙县,前锋总兵官祖大寿快马从锦州赶了上来,在行军的队伍里找到了李植。
李植不知道祖大寿来做什么,在中军见了他。
祖大寿风尘仆仆,上来就拉住李植的官袍袖子,说道:“津国公,你要做的大事,山海关总兵马科已经急信告诉了我。”
李植不知道祖大寿什么意思,点了点,没有说话。
祖大寿说话声音像洪钟一样:“津国公,你为天下武夫诛杀朝中臣,祖大寿佩服。只是锦州大战本有祖大寿的一份,朝中
臣陷害的,也有祖大寿。津国公此时带着八名总兵
大事,抛下祖大寿,却是说不过去!”
“津国公的大事,祖大寿也跟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