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植确认好各个镜片的度数后,又重新做模压器,以二十五度为一个单位做出二十八个不同度数的镜片模压器。龙腾小说 Ltxsfb.com新的镜片经工匠打磨抛光,做出一套标准度数的镜片后,又用这些标准镜片为模子做细的模压器,降低打磨的工作量。
最后二月十五标准模压器做好后,每个玉匠每个时辰可以磨出一副镜片,五
每天可以做三十副眼镜。
产品做出来了,李植就开始销售了。李植在天0津卫城的李家店铺里,以十两一副的价格出售老花镜。
李植把老花镜定在这个价格,一来是为了阻止其他仿制。毕竟老花镜的仿制是比较容易的,一副老花镜使用的玻璃只有一套玻璃茶具的二十分之一,价格太高了就会有
用西洋玻璃来磨取仿制品,仿制品就无可抵挡,所以不能定价太高;二来李植也是希望更多的
来买老花镜,扩大利润。十两说多不多,殷富
家的家主都出得起这个价钱。以这个价格出售,大明朝能买得起眼镜的
家很多,老花镜的销量就会上去。
产品保密方面,李植通过控制镜片的原材料保密。
市场上的无色玻璃基本上都是李家生产的。玻璃酒具的酒杯比较小,不可能用来磨玻璃镜片。玻璃茶具的杯底可以磨成玻璃镜片,倒是不利于眼镜产业的保密。好在茶具销量本来就不太好,李植脆不再生产这种玻璃茶具了,从原材料上切断其他工匠仿制玻璃镜片的可能。
至于西方跨越重洋运来的大件无色玻璃,那就价值昂贵了,用大件西方玻璃器皿来磨成十两一副的老花镜显然是不划算的。不把眼镜卖到二十两、三十两的高价,成本都收不回来。
通过控制原材料,李植阻断了其他仿造老花镜的可能。
李家在天0津的商铺早已经扩大了。如今店铺两边的其他两间店铺也被李植买了下来,豪华装修后看上去十分体面。李植在最东边的一间店铺卖肥皂,在最西面一间装修最高档的店面卖老花镜。
所谓万事开难,新产品最初的客户总是很少的。李植在店铺上面挂上大大的“包治老花眼”的锦旗,希望能吸引到最初的一批客户。李植现在能做的,就是等着这个产品慢慢发酵,为自己带来利润了。
####
丁有弟他爹希望还生个儿子,所以给他取了这样一个傻名字。然而他后来真的有了一个弟弟,这让他怀疑自己名字是不是真的有用。
他本是范家庄西边六十里丁家村的农户,崇祯八年四月,听说范家庄招,他便来应募工
。他十分幸运地通过了
守大
叔叔李道的面试,进
了范家庄玻璃作坊做事。一开始他
的是点柴烧火,后来
守大
,那时候还是防守大
,让他
采购,专门跑城西薛员外的店铺买碱面,然后每烧一炉玻璃时候他就把碱面倒到坩埚里,每锅九斤。
他就这简单轻松的活儿。
玻璃作坊第一座玻璃窑正式运转后有十七名员工,窑蔡怀水带着三个
负责烧热炉子,三个
,包括丁有弟,分别采购货物并且往坩埚里面加货物,一个员工负责往沸腾的坩埚里加硝石,两个员工负责往坩埚里加食盐并且搅拌融
,一个
负责退火,四个
负责模压成型。
按守大
的规矩:每个员工都只负责自己的业务,没有
知道别
买的使用的材料是什么,也不知道别
的材料要多少分量。员工不许和其他员工议论自己的工序,更不能把工序细节泄露到外面去。
窑蔡怀水负责秩序的执行,弹压违反纪律的员工。
蔡怀水是个简单负责的窑,他在这里管事的时候,整个窑子运转得十分平稳,员工们大多遵守纪律,没有
议论别
的工序。丁有弟十分感激
守大
给他这样一份工作,一个月二两银子月钱,三餐有
,又轻松又简单。
丁有弟在城北的鹤鸣街租了一间别墅屋子,一个月租金只有七十文。在范家庄吃喝不要钱,顿顿有荤菜,半年下来丁有弟觉得自己长壮了不少,胆子都大些了。而且在范家庄还有这么高的月钱,每个月他能存一两八钱银子,大半年下来他已经有了十多两的积蓄。
丁有弟的好差事让他身价上涨,时不时就有媒婆到他家说媒,这让他十分骄傲。
但好子很快就过去了。十一月底
守大
建第二个玻璃窑子时候,把原先的窑
蔡怀水调到了第二个窑子,第一个窑子由原来的烧炉工
黄眀担任窑
。自从这个黄眀担任窑
以后,玻璃窑里面的气氛就变了。
开始的一个月,大家还能遵守纪律。但过完年回来以后,几个工就开始打听别
的配方秘密了。
开始时候,和窑黄眀要好的三个工
,在窑子里不停地旁敲侧击打听别
的原材料名字,用量,偷看别
工序的
作。比如退火的工
作退火时候本来是在一个隔间里单独
作的,黄眀的
大咧咧跑进去要观看,和负责退火的工
吵了几次。
黄眀不但不阻止那几个坏纪律,还时不时惩罚不愿意说出配方秘密的员工——黄眀作为窑
,是有权力取消员工伙食里的
荤的。比如负责加硝石的陈三
作时候本来是要屏退左右
员的,但黄眀的
要去看。每次一吵起来,黄眀就取消陈三的
荤。
黄眀家里很穷,听说他爹还在外面赌钱欠了银子,十分缺钱,大家都怀疑黄眀串通外套取玻璃配方。
但是这玻璃作坊做事的都是老实的农户,没有证据,大家也不敢得罪黄眀去举报他!
不过大家都知道自己的差事来之不易,一旦泄露自己的配方给黄眀的,
守大
不会轻易放过自己。轻则取消自己的差事,重则坐监打板子。想到这一层,工
们都死死把这自己工序上的秘密,不让黄眀的
有机会
察细节。
很快,黄眀发现以自己这点有限的权力硬来不行,就开始改变策略了。他开始一个个邀请窑里的员工到酒家吃饭,说是要商量大事。黄眀请客请了几次客后,丁有弟发现窑里的不少员工都开始和黄眀打成一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