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唐朝好地主

关灯
护眼
第927章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最新网址:ltxsba.me

晚上,登门拜访的络绎不绝。龙腾小说 Ltxsfb.com

李超辞职了,但不会有觉得李家就败落了。李家声势摆在那,李超的功绩摆在那呢,大家都认为,李超不过是在跟皇帝赌气,过几天肯定学要回朝的。

“相国真不了?”马周惊讶的望着李超。

“这朝廷有我不多,没我不少,少了我张屠夫,也不用吃带毛猪啊。”李超把李世民的那句话搬了出来。

马周笑笑。

“这朝廷新政变法改革,你可是带呢。”

“新政早已经提出推行,没有我也一样啊。”

马周低下,端起茶杯细品着。

过了会,他抬,“你真有退隐之心?”

“我如今功名爵位都有了,钱财也够了,何必还那么辛苦拼命,是时候归隐养老了。”

“可你今年才二十六。”马周有些无语,二十六你就喊归隐养老,你有想过我们的感受吗,我可比你还大呢。

对马周,李超是没什么保留的。

很直接的道,“我得陛下信任,这几年是出将相,有了不少声名,我觉得是时候功成身退了。”

“陛下是个宽容大量之明君。”马周说了一句。

“我知道,所以我现在退隐。”

马周无语摇

“跟你相识相知几年,说实话,我到现在都还没看明白你。”

“你也别劝我了,我不是一时冲动,也不是什么意气用事。是真的想退隐,天下没有我李超,照样继续。”

马周不再劝说,两喝茶,聊李超的诗。

弃我去者,昨不可留;

我心者,今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这是你的新诗?”马周看到李超客厅墙上挂了一副字画,上面的字一看就是李超的。不过这首诗没见过,这首诗既有苦闷愁结,又有豪迈雄放,有些纠结矛盾,但却是一首好诗。

“这是李白写的。”李超道。

马周哦了一声。

“你以李白之名在半月谈和时报上发过的诗文不少,这首又是一首佳作啊,只不过你愁闷什么啊,其实你若想施展胸中抱负,又为何要自我束缚呢?”

李超无奈的笑笑。

他当然给半月谈和时报发文助阵,确实用过李白的不少诗,当时用李白这个名投稿,本意也是复杂的,谁料最后这事还是没隐藏住,结果李白成了李超的一个别名,现在大唐的文都知道,李白和李太白、青莲居士、谪仙这几个名号所作的诗,其实都是相国李超所写的。

李超有嘴也说不清,脆也就算是默认了。

与马周谈了许多,最后不免又喝酒,马周喝到醉去。对马周来说,李超这个时候退隐,让他意料不及,也想象不通。他觉得,李超这个有的时候就跟他写的那首诗一样的充满矛盾。

胸中有无数抱负,可有时却又不愿意为之全力以赴。

一面雄才大略,可一面又总想着妻妾儿长,想着悠然南山的生活。

马周甚至妒忌李超,如果他有李超的才华,肯定是要为之全部付出投的,不管结果如何,都要拼命一把,最后博个青史留名。

等到下午的时候,报纸的影响力进一步展现出来。

国子监做为大唐最高学府,同时也是勋戚官僚子弟们的贵族学校,加之这几年朝廷重视教育,有把国子监做为吏员的培训学校,因此国子监的生员极多。

如今整个国子监拥有生员八千余,既有勋戚贵族官僚子弟,也有大量的寒门士。他们在学校读书,受如今朝廷改革影响,学员们对于时政更加关心,毕竟他们以后多数要成为吏员,将来甚至成为官员,而这时政,正是他们以后参加吏员考试科举考试重要的一环。

连国子监的老师们,都是当代有名的儒者以及不少衙门抽调来的能吏。

两大报纸把侯君集案一披露,特别是李超因此案辞职,引发许多把李超视为偶像的学生们的极度不满。

有学生号召,要联名上奏朝廷,为李相说话,要严惩侯君集。

半天时间,他们的联军书上就有三千多学生的签名手印。

然后讲武堂的学生们也不甘寂寞了。

国子监学生视李超为偶像,认为李超是大文宗大文豪,可他们讲武堂也一样视李超为偶像啊。

李相国可是讲武堂的总教官,而且还是大唐的军神呢,战无不胜,常胜将军,这些讲武堂的学员哪个不崇拜李超。

侯君集这样的军界耻辱,渣、败类,当然得受到一致声讨。

讲武堂学生没有国子监多,他们有中军军官进修班,初级军官培训班,还有士官班以及少年班学员,加一起,也就千多号

可他们比国子监更团结,签名单上,所有都签名按了手印。

为李相鸣不平,声讨败类侯君集!

襄阳的街坊里巷,也都到处在热议这件事

“李相这么大的功臣,怎么能辞职呢。”

“侯君集这样的败类不杀不足以平民愤!”

“杀侯君集!”

“支持李相!”

杀侯挺李,全城热议。

舆论汹汹。

密切监视着民间舆论的六扇门第一时间上报,李世民听了之后,面色沉,沉默许久。

他没有料到,李超在民间,居然有这么大的影响力,百姓是如何的支持他。而侯君集,居然到了天下都恨不得吃喝血的地步。

原本还想要跟中书门下宰相施压的李世民,这个时候也不由的冷静了下来。

再去保侯君集,那就是与天下民心做对了。

“王太监,你去给李超宣旨,加封李超为太保,再赏赐李超第七第八第九第十,四子县男爵位,让李超回尚书省主持事务,嗯,再赐些宫中御用之物给李府。”

王太监领旨。

出了宫,他特意高调的弄出很大阵仗,不得让全襄阳的都知道,他是奉皇帝之旨,去给李超赐封加赏,给李超官复原职的。

到了李府,王太监一脸高兴的宣完旨。

“李相,接旨吧。”

李超起身,面带笑容,可却让意外的道,“抱歉,王太监,这旨我不能接,太保之封不敢授,而且我也不愿再回尚书省任职,如今辞官后的生活挺好的。”

王太监目瞪呆。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