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唐朝好地主

关灯
护眼
第445章 一门三公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最新网址:ltxsba.me

好。

不过这得是个长期项目,得慢慢来。估计钱得投不少,见效不会那么快。但李超相信,一旦做出来了,那也肯定会非常了得的。

“哥,我们也不懂这些,但我们都听你们的。要多少钱,直接说,我们都投。”程处默相当豪气的道。

这几小子,如今一个个也是身家不菲了。跟着李超,也投了不少项目,钱真没少赚。

“回去问你们老子,还有没有闲钱,愿不愿意跟我一起做糖买卖。”

李超对几道。

“做糖买卖?那不是你原来卖给张尹两家的买卖吗?”

“他们把这买卖还给我了。”

“哦,这样啊,算他们识趣。不过既然这买卖都给你们了,那以后自然你们家的,我们怎么也掺一脚分你的利呢。”李感笑着道。

“放心吧,糖买卖很大的,再多些一起做,也不会对李家有影响,相反,还会更加的赚钱。”

李超的想法也很好,糖产业很大,李超控制关键的部份就好了。比如,大家都来建甘蔗园,都来种甘蔗,甚至李超可以给他们榨取蔗糖的技术。

他们做甘蔗,甚至把甘蔗粗加工提炼出蔗糖后,李超再直接收购,然后炼加工成白糖红糖冰糖。

各家是最上游的部份,李家掌握的是中间最有技术的部份,自然也是最赚钱的部份。然后他还能和各家一起做糖的贸易,内销外贸。

这生意,越多越好,加越多,甘蔗园就越多,甘蔗糖就越多,李家能加工的原材料就越多,就能加工出越多的产品。

真的让李家跟张尹两家一样把这产业垄断了,握在手里,慢慢的经营,别固然无法分润利益,可这产业也就做不大。

李超选择做大规模,多拉朋友,一起分享利益。

其实除了做糖生意,马上还有一个比较好的生意,就是盐。

上次李超已经向李世民提供了一个增加收的办法,就是加征盐税,让朝廷重新控制盐业。

民产、官收、商运、商销,这就是他给李世民提供的未来盐业模式,百姓生产盐,官方收取,然后出售给商,商运输和销售,朝廷控制盐的生产,把产出的盐握在手里,商只能在朝廷手里买盐,每斤盐都要加上盐税。

这等于朝廷向天下百姓加征了税,但并不直接向百姓征收,而是直接向盐商们征收。最终盐商们把这税,再转嫁到吃盐的百姓上,朝廷收了税,但收税成本更低。

盐生意向来是极赚钱的,未来盐肯定会成为大唐商们争夺的焦点。

不过卖盐不要什么技术,主要还是靠官与商的结合,李超觉得还是不急着去淌那淌浑水。

做糖生意,并不比盐生意差,何况李超还有着技术优势呢,这可是别没有的。

2100月票,还欠11章!(未完待续。)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