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娱乐掌控者

关灯
护眼
第八十八章 到手了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最新网址:ltxsba.me

始想想,要怎么玩东方好莱坞了,像《军官与绅士》那样直接投钱是不行的。

哦,没错,《军官与绅士》过段时间就会立项,因为在咨询了公司的后,得到的答复是根据启用的导演和演员,成本大约会在500万到1000万之间。

既然如此,那就投拍啊,这点小钱还是亏得起的,更何况还有派拉蒙一起。

而且CAA那边也表示,会送上合适的全套服务,李旭毕竟是他们的有限合伙——没有投票权,不过问具体事务,就是成立时投了一笔钱,赚点小利润的同时也有个关系。

尽管CAA后期作风比较霸道,打包制让许多小电影公司抱怨不已,但在80年代初期,却是不折不扣的必要改革。

经纪制虽然早就有了,却显得很散,电影公司要制作一部电影,必须要和演员的经纪谈,和导演的经纪谈,和灯光师的经纪谈,和道具师的经纪谈。

效率低下不说,彼此的磨合也是一个问题,所以迈克尔?奥维茨将打包制推广开来之后,立刻广受好评。

当然,随之而来的就是,导演和熟悉的灯光师、道具师抱团,以及CAA的做大。

这是难免的,任何事都有两面,想要效率就要面对对方的抱团,想要各个击,那就得放弃效率。

又想要利益,又不想付出代价,哪有那么好的事

而且,就算CAA依仗打包制攫取不少话语权,面对七大依然还得老老实实的谈判,也就小电影公司被压榨得厉害。

很正常啊,没权力又不想妥协,那不是SB么。

说到底,经纪不过是好莱坞生态环境中比较中层的网络,不是替代不了的东西,五大经纪公司彼此之间也是竞争关系,相信经纪能控制好莱坞的,要么是自大狂妄之辈,要么是被迫害妄想症患者。

不见CAA几大创始,在90年代初都纷纷跳槽去了七大么。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